首页>疾病百科> 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的病因与辩证论治

2009-11-29 www.verylib.com A +

文章内容:,(.一,现代中西医结台杂志2000年第9卷第16期8月号神经性贪食症的病因与辨证论治皖南医学院(安徽省芜湖市241001)吴鉴明●_●●-----一?152?77.7摘要研究49例神经性赍食症患者,中医四母噩]抑郁量表]7项评分显示,其病因主要是精神心理目素,其主症暴食占100,呕吐占95.5,抑郁占87.8根据辩证分为牌阳虚损型(占83.7)服舒纳汤,肝胃都热型(占16.3)服清宁馒,两型均配合解郁膏兜住贴敷.有敷率为65.3%.笔者仉为,舌皋,脉皋是划分其证型的主要依据,疏肝解都,畅通腑气是其治疗的基本原别=美键词神经性赍食症中医药疗法型里!竺!畅通腑气】.[,,424100149.17,100,95.987.8.[,(83.7)(16.3),―65.3..]0]神经性贪食症(简称)是一种以暴食为主导行为的精神性进食障碍.在青春期和年轻的女性中,发病率约为1一.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此病在20世纪初首次报道,至80年代末正式确定病名.国内外对的研究方兴未艾,认为尚无特效疗法'在历代中医文献中,也难以找到类似病的描述,笔者自1996年5月以中医药治愈1例颅外伤所致罕见贪食症以来,先后收治49例患者,由此对的病因及中医辨证论治,进行了分析研究.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9例患者来源于国内11个省,市(大多分布于经济发达的区域),其中男1例,女48例;发病年龄(18.5士3.5)岁病程1~15年,平均(6,7士2.4年;文化程度:初中11.0,高中(中专)59.8,大学(专科,本科)及硕士研究生30.2;职业:学生40.0,公司职员及教师26.6,工人10.0,农民6.7.待业16.7.根据-2一诊断标准..49例患者21例为原发性.27例由神经性厌食症继发,1例为分裂样精神病伴发贪食症状.1.2观察方法: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中医望,闻,问,切诊断,同时填写问卷式调查表,以此分析其相关因子出现的频度,并按照中医辨证方法,划分证型.确定治则.另以抑郁量表()为工具.由两名经过培训的人员对同一患者在治疗前后各评分1次.评定员间一致性检验的值分别为0.86和0.90.按一般划界分,17项分&;7分为轻度抑郁,&;17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严重抑郁.以上所获得的数据由微机进行统计学处理.1.3治疗方法:以自拟解郁膏(含香附,郁金,石菖蒲,玄胡,半夏等9味中药,研细末,姜汁调为1.5×1.5大小丸状)贴敷于肝俞,膈俞,膻中,内关,太冲等穴位,7天贴1次,每次贴3~4小时;同时视证型内服自拟舒纳汤(含白术,茯苓,明附片,当归,香附,生麦芽,制半夏等)或自拟清宁饮(含百合,生地,姜竹茹,台欢花,佛手,生大黄等),水煎,每日1剂,7剂为1疗程,连服1~3疗程必要时配合氯丙米嗪25,每日2~3次.1.4疗效标准.痊愈:在1~3疗程内暴食及呕吐消失,进食量及餐次恢复正常,伴随症状显着改善,评分降至7分以下.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显效:在1~3疗程内暴食消先.呕吐偶有发生.进食量接近正常,伴随症状改善,评分降至17分以下,随访症情进一步好转;有效:暴食,呕吐的频率及进食量减少,伴随症状部分改善.评分有所下降.随访症状有轻度反复;无效:经治3个疗程以上症状无改善,?1526?评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病因:患者实验室检查一般无阳性所见.由其发病诱因及:7项评分显示.病因主要是抑郁为特点的精神心理因素.见表表1149例患者发病诱固与7项毋分一12.94-一9各类诱因的精神抑郁比例差异尢显着性意义,&;006)2.2症状2.2.1主要症状.暴食(占100):进食量特多.不可控制的强烈摄食欲望进食无分餐,食品无选择,食而不知其昧;呕吐(自诱呕吐占8.7,不自主呕吐占0.2.不呕吐占41):般在进食5~30分钟内呕吐.吐出食物,水或间有痰涎,胃酸及相计,患者咂吐后继续进食,有的甚至将自己吐出的食物再吃下去;精神抑郁(占87.8):消极悲观,孤僻执捣.敏感多疑.心烦易怒.,喜叹息流泪.失眠多梦,性冷淡(暴食越严重,性冷淡越明显),部分患者有自杀倾向2.2.2伴随症状:喜冷饮占78.9,便秘结不畅占75.4,尿短黄占42.8,尿清长或一般占57.2停经或月经紊乱占76.3.怕挣占77.3.舌质淡白偏暗,苔自滑,脉弦缓或沉细涩占83.7,舌质红无苫或苔少花剥,脉沉数或弦数占16.3.2.3证型:49例患者可分为脾阳虚损型(41例.占83.7)及肝胃郁热型(8例,占16.3).两种证型均有暴食,呕吐(少数不呕吐),郁及不同程度的伴随症状.其中脾阳虚损型:舌淡白偏暗,苔白滑,喜冷饮(偶有喜热饮),便燥结或便溏不爽,以怕冷,尿清长,脉弦缓或沉细涩居多;肝胃郁热型:舌红无苔或苔少花剥,以喜冷饮,便燥结,尿短黄,脉滑或弦数居多.怕冷也占很大比例(76.9),由此可见,两种证型的伴随症状交织错杂,没有截然的寒热界限.舌象,脉象是划分证型,确定治则的主要依据.2.4治则与疗效:脾阳虚损型治疗以舒肝解郁,降逆啊胃,温运脾阳为原则.服舒纳汤;肝胃郁热型治疗以解郁热,畅通腑气为原则,服清宁饮.两型均加解郁现代中西医结台杂志2000年第9卷第16期8月号膏穴位贴敷治疗结果见表2表249倒患者疗效分析一1.43,一3-两种证型疗教差异尢显着性恿卫&;0053讨论3.1本文患者几乎均是青年女性,询其病史大多数原有性格偏颇,精神抑郁的心理倾向,由于担心不够苗条(许多节食减肥者本身并不肥胖)或因生活事件的精神刺激.加重了抑郁,导致脏腑(尤其胃)神经活动功能失调.《灵枢?本神篇》云,"愁优者,气闭塞而不行",气机郁滞,郁火内生.故善食易饥;气机郁滞又导致胃失和降.故食入拒纳.多食与拒纳这一对矛盾.反馈性地形成了恶性循环.据笔者验证,单纯地用抑制食欲药是无济于事的,只有疏肝解郁,调理气机.先使腑气畅通.胃能受纳,才能令暴食症状缓解.32据辨证,本文患者大多数(83.7)表现为脾阳虚损型,其人舌质淡白偏暗,苔白滑.脉弦缓或沉细涩.怕冷,尿清长.一派寒象,为何反而善食易饥,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