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神经性贪食症

中国食品药品网

2009-11-29 www.cnpharm.com A +

走出怕胖又贪吃的怪圈

----张大荣教授谈神经性贪食症的诊治

2004年04月21日
周小姐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参加同事聚餐时,她总是声称自己在减肥,很少吃东西。可等到聚餐一结束,她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打车回家,拿出家里所有的零食,不管有多少,都非常贪婪地快速吃掉。吃完之后,她又后悔,担心自己长胖,再服泻药。后来,她的这些不正常的行为被家人发现了,家人带她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进食障碍门诊就医。进食障碍门诊的张大荣教授诊断,周小姐的情况属于“神经性贪食症”。

“贪食者”承受着心理煎熬

据张大荣介绍,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反复出现的发作性暴食,而且患者有过分控制体重的观念。这种病人的主要症状为暴食,发作时病人有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同时又担心自己进食过量。每当想吃东西时便告诫自己不可失控,然而一见到食物,就忘记了自己的戒律;而且一旦进食,便一发而不可收。而他们最爱吃的东西,又常常是平日最禁忌的发胖性食物,如奶油蛋糕、含油多的菜、肥肉等,有个别人甚至喝食用油。更有甚者,在没有其他可食之物时,他们会将自己所食之物吐出来再吃掉。暴食发作时,病人不仅食量惊人,速度也是难以置信的,典型的病人似久受饥饿的难民,眼睛只盯着食物,不理会周围发生的一切,像风卷残云,瞬间一桌食物便全部消失。
该病的另一个特征是怕胖。患者平时节制饮食,害怕体重增加,所以在暴食发作后,他们极端懊恼,并立即采取措施来抵消食物带来的发胖作用。最多采用的方法是自我诱吐,其次是服泻剂、利尿药。
张大荣说,这些病人的临床表现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隐蔽性,病人的暴食发作,自我诱吐,常常是秘密进行的,为此他们常常回避公共场所的进餐、聚会。因为每看到美味佳肴,他们的进食欲极强,但又担心“吃态”而不敢随意进食。这种欲望与理智的冲突,似一场精神煎熬,常常让患者难以承受。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难以克制的进食欲望,常使他们烦躁不安,为此有许多学者认为它与抑郁症的关系非常密切。

“贪食”的表现

张大荣提醒,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是很难自控的,她们即痛苦又不愿意让别人知晓的,所以家人在及早发现并带患者就医方面应该起重要作用。她介绍了患者的几种主要表现:暴食的反复发作。暴食常常是秘密进行的,家人常发现冰箱中的食物或放在厨房的剩饭菜“消失了”。这种偷食的现象频繁发生达每周2次以上时,家人应注意了。
自我诱吐或服泻剂。患者在餐后常饮大量的水,然后立即去卫生间或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门反锁起来。有些患者的家属回忆,他们常在床下、柜中发现病人的呕吐物。有的患者尽管大便不困难仍坚持服用泻剂。
存在惧怕发胖的心理。患者会每日沉浸于怎样使体重减少,怎样少吃饭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对食物极度渴望。他们以种种手法弄到食物,购买食品、糖果等,有时甚至不惜采取偷窃的手段。
张大荣说,有些家长开始不认为贪食是一种病,误认为患者的贪食是“思想问题”,是嘴馋,以批评教育的方式对待他们。等到发展到严重程度了,才认识到可能是“有病了”,才带他们去就医,而此时往往已贻误了早期诊断和治疗。

心理治疗首当其冲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张大荣认为,对神经性贪食症首先应进行心理治疗。她说,在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中,心理治疗是极为重要的,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应以其为主,药物为辅。治疗中除并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外,常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从病人的进食问题入手,不断纠正其异常行为及观念。此治疗方法门诊或住院皆适用。治疗之初,医生与病人每周接触2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
认知―行为治疗的第一步是增强病人对自身进食行为的控制力。由医生和病人一起制定食谱,内容包括吃哪类食品及具体数量。然后要求病人详细记录执行情况及诱吐、导泻的方式和频率。通过规律进食模式的建立,消除病人进食中及进食后的焦虑及恐惧心理,减少暴食或节食的发生。第二步是矫正极度怕胖心理,给患者建立健康标准体重的概念。认知―行为治疗要求病人定期与医生接触,大约需20次,整个治疗需数月时间。以后进行随访复查,每3个月左右一次,以利于巩固疗效。
在心理治疗中需注意调动病人自己的能动性,让他们没有被强迫、受监视之感,以便找到对患者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自我控制方法。另外,及时表扬病人在治疗中所做的努力,使病人建立自信,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一本书叫《跳出想吃又怕胖的陷阱》,介绍了神经性贪食症的自我心理治疗和调整,很多病人从中受益。
除了心理治疗,张大荣说,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也是神经性贪食症治疗必不可少的。但这些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应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张大荣很有信心地说,通过正规的治疗,大部分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是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