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9-11-30 210.37.79.13 A +

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NO.

学科医学免疫学班级2007级甲平台各专业授课人职称

课题超敏反应学时3学时授课时间教学方式CAI

1.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超敏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分型,各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概念机理。

熟悉:各型发生的机理及临床常见疾病,I型超敏反应的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

了解:II-IV型超敏反应的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组织教学并导入新课2分钟

超敏反应的基本概念、分型6分钟

I型超敏反应42分钟

Ⅱ型超敏反应25分钟

Ⅲ型超敏反应20分钟

细胞介导的Ⅳ型超敏反应15分钟

各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比较7分钟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超敏反应的基本概念、分型、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常见所致的疾病。

难点: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

(1)讲清概念及分型原则

(2)各型特点从概念中引出并举例。

(3)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动画示意和图表配合,有利于理解难懂的致病机制。

(4)免疫学基础理论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讲解发生机理及常见疾病。

(5)各型之间比较,以利记忆。

(6)总结归纳,以利记忆。如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总结为“来去快、损伤轻、个体差异”来记忆;发病机制总结为“三个阶段、两类介质、共同的终末表现”。

(7)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从发病机制中引出。

注:每次授课需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查,课完后统一上交。

4.使用教具(写出主要内容的名称备查)

多媒体课件:超敏反应(自制)

5.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近来的研究表明,嗜碱粒细胞是细胞因子的丰富源地。体外用免疫刺激剂刺激如抗IgE刺激,可使其在5~10分钟内就会释放预先形成的IL-4以及在刺激4小时再次释放重新合成的IL-4和IL-13等,而T细胞在抗原刺激时至少需12~16小时才能产生IL-4。也有将纯化的脐带血盍O赴PMA和ionomycin刺激可使之产生IL-4,其量超过哮喘CD4+T细胞所释放的IL-4,而在脐带血中的CD4+T细胞并不会产生IL-4,且表达的IL-4mRNA也很弱,提示促使Th2细胞成熟的IL-4可能来自嗜碱粒细胞。

6.板书的专用外语词汇(本科授课每学时至少3个)

hypersensitivityallergyanaphylaxisImmediatehypersensitivityAllegensallergins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leukotrienes(LTs)prostagladinsD2(PGD2)

histaminArthusreactionDelayedtypehypersensitivity(DTH)Tuberculin reaction

(1)《医学免疫学》,面向21世纪教材第一版,科学出版社,龚菲力主编)

(2)KubyImmunology(fouthedition,W.H.FreemanandCompany,U.S.A,RichardA.etal)

(3)免疫学Immunology(第六版),原著IvanRoittetal,周光炎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4)《医学免疫学》统编教材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陈蔚峰主编)

(5)《医学免疫学》(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龚菲力主编)

(6)《医学免疫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第一版,高晓明教授主编)

8.思考题或/及作业

(1)什么是超敏反应?主要分几种类型?

(2)试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

(3)青霉素在临床应用广泛,临床应用时,有可能引起哪些类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简述其发病机制。

(4)以金属物质引起的过敏性皮炎为例说明T细胞半抗原是如何诱导抗原特意性免疫应答的。

(5)过敏性哮喘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如何区别?在治疗上有何异同点?

(6)试述I-Ⅳ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其临床常见疾病。

(7)I型、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均由抗体介导,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8)比较I、Ⅳ型超敏反应的皮肤试验(局部表现、反应出现的时间、反应高峰的时间、主要病理改变)

9.课后记及改进意见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