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考试重点――超敏反应(页 1)

2009-11-30 www.pmed.cn A +

andjyqian发表于2007-11-3009:09

考试重点――超敏反应第十九章超敏反应
目的要求
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2.熟悉各型超敏反应的代表性疾病。
一、名词解释
1.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a11ergy),是指致敏机体再次接触到同一抗原刺激后,出现的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
2.变应原: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
3.Ⅰ型超敏反应:是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其特征是①发生快,消退也快;②通常使机体出现功能性紊乱,不发生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③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4.Ⅱ型超敏反应:Ⅱ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的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5.类Arthus反应:可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局部反复注射胰岛素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IgG类抗体,若此时再次注射胰岛素,即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与Arthus反应类似的局部炎症反应。

andjyqian发表于2007-11-3009:09

考试重点――超敏反应2二、填空题
6.Graves病(甲亢)属Ⅱ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属Ⅳ型超敏反应。
7.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属于IgG和IgM类抗体。
8.无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有Ⅰ型、Ⅳ型超敏反应。
9.IgE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易于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
10.Ⅱ型超敏反应常见的疾病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11.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致敏阶段、激发阶段和效应阶段。

andjyqian发表于2007-11-3009:11

考试重点――超敏反应3三、选择题
A型题
12.下列哪项不是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A.发生快,消退也快B.需要IgE和补体的参与
C.多无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D.与遗传有关
E.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13.Ⅰ型超敏反应主要是哪一类抗体介导产生的
A.IgGB.IgEC.IgAD.IgDE.IgM
14.以下哪种成分不是来源于肥大细胞
A.组织胺B.缓激肽
C.血小板活化因子D.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白三烯
15.易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细胞因子是
A.IL-1B.IL-2C.IL-5D.IL-3E.IL-4
16.用特异性变应原进行减敏治疗,诱导机体产生的封闭抗体主要是
A.IgAB.IgMC.IgGD.IgEE.SIgA
17.脱敏疗法适用于
A.青霉素过敏者B.抗毒素过敏,而又必须使用者
C.食物过敏者D.可以避免接触变应原者
E.以上均不可
18.与IgE合成无关的因素是
A.变应原的种类B.IL-4,IL-13
C.IgEFc受体D.肥大细胞
E.CD4+Th2细胞
19.与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是
A.变应原B.个体差异性
C.FcγRⅠD.嗜碱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
20.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成份主要是
A.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致敏淋巴细胞B.抗原、TDTH和Mφ
C.抗原、抗体、补体及MφD.抗体、抗原及抗原抗体复合物
E.以上均不对
21.青霉素引发的溶血性贫血的机制是
A.青霉素吸附至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
B.红细胞膜上出现补体受体
C.青霉素吸附至红细胞后直接活化补体
D.吸附到红细胞上的补体结合青霉素所致
E.抗体的直接溶血作用
22.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多发生于
A.Rh―母亲所生Rh―胎儿B.Rh+母亲所生Rh+胎儿
C.Rh―母亲所生Rh+胎儿D.Rh+母亲所生Rh―胎儿
E.上均不可
23.ABO血型不符输血后引起的溶血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
E.不属于超敏反应
24.预防因母婴Rh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可于产后72小时内注射
A.抗Rh免疫球蛋白B.胎盘球蛋白
C.血清丙种球蛋白D.IL-2
E.抗淋巴细胞丙种球蛋白
25.下列哪项属于Ⅲ型超敏反应?
A.溶血性贫血B.接触性皮炎
C.荨麻疹D.类风湿性关节炎
E.异种皮肤排斥反应
26.免疫复合物所致基底膜损伤主要由下列何种物质引起
A.溶酶体酶B.淋巴毒素C.链激酶D.溶血素E.IL-1
27.类风湿因子
A.是自身变性的IgG分子B.是抗变性IgG分子的抗体
C.是自身变性的IgM分子D.是抗变性IgM分子的抗体
E.大多数为IgG类抗体
28.与Ⅲ型超敏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错误的是
A.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B.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
C.C3a、C5a及组胺等炎性介质的作用D.炎症细胞聚集及溶酶体酶的释放
E.以上都不是
29.Ⅲ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为
A.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巨噬细胞浸润
B.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中粒粒细胞浸润
C.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单核细胞浸润
D.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嗜碱性粒细胞浸润
E.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
30.病人反复局部注射胰岛素,引起局部红肿、出血和坏死与哪型超敏反应有关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均不是
31.Ⅳ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为
A.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B.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C.中性粒细胞浸润D.淋巴细胞浸润
E.以上都不对
32.以下哪一项特点不属于Ⅳ型超敏反应
A.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C.在接触抗原24小时后发生D.最终效应细胞是活化的单个核细胞
E.可通过致敏的淋巴细胞被动转移
33.迟发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阳性与下列哪些物质有关
A.抗体、补体及淋巴因子B.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及嗜中性粒细胞
C.抗原、Th1(TDTH)、Mφ及细胞因子D.IgE抗体、抗原和肥大细胞
E.抗原、补体及巨噬细胞
34.无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是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
E.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
35.下列关于青霉素引起超敏反应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可引起Ⅰ、Ⅱ,Ⅲ或Ⅳ型超敏反应B.皮试阳性者可采用脱敏注射
C.初次注射也可引起过敏反应D.个体差异明显
E.青霉噻唑和青霉烯酸为半抗原
B型题
(36~41)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
E.非超敏反应
36.Arthus反应属于C
37.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C
38.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C
39.结核菌素试验属于D
40.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属于B
41.过敏性哮喘属于A
(42~45)
A.单核-巨噬细胞,Th1(TDTH)B.补体、巨噬细胞、NK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IgED.中性粒细胞、免疫复合物沉积
E.免疫复合物沉积、IgE、巨噬细胞
42.与Ⅰ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是C
43.与Ⅱ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是B
44.与Ⅲ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是D
45.与Ⅳ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是A
X型题
46.在Ⅰ型超敏反应中,肥大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可引起
A.毛细血管扩张B.平滑肌收缩
C.血管通透性增高D.粘膜腺体分泌增加
E.横纹肌收缩
47.诊断Ⅰ型超敏反应可采用下列试验
A.检测血清特异IgE水平B.检测血清总IgE水平
C.检测血清IgG水平D.检测IgM水平
E.皮肤试验
48.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有
A.MφB.TcC.ThlD.NKE.LAK
49.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细胞因子有
A.LTB.IL-2C.IL-4D.IFN-γE.TNF
50.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基底膜的因素,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形成大分子的免疫复合物B.血管通透性增加
C.血管内高压及形成涡流的地方D.局部解剖和血液动力学因素
E.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51.Ⅱ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有
A.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B.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
C.新生儿溶血症D.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E.荨麻疹
52.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活性介质包括
A.组胺B.白三烯C.前列腺素D.激肽原E.血小板活化因子
53.Ⅲ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有
A.血清病B.输血反应
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D.类风湿性关节炎
E.类Arthus反应
54.青霉素变应原的形成是
A.青霉素降解产物青霉噻唑与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变应原
B.青霉素降解产物青霉烯酸与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变应原
C.青霉素与其降解产物共聚形成变应原
D.青霉烯酸或噻唑形成变应原
E.完整的青霉素分子即为变应原
55.免疫复合物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机制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激活补体生成趋化因子和过敏毒素
B.引起中性粒细胞聚集并释放溶酶体酶
C.淋巴因子激活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胺类和凝血因子
D.溶酶体酶激活T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
E.肥大细胞等释放的PAF作用于血小板介导的作用
56.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效应细胞有
A.ThlB.巨噬细胞C.B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
58.在Ⅱ型超敏反应中
A.调理吞噬使靶细胞溶解B.补体参与靶细胞的溶解
C.CTL的作用使靶细胞溶解D.ADCC作用使靶细胞溶解
E.细胞毒抗体直接引起靶细胞溶解
58.人体注射抗毒素可引起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
E.Arthus反应

andjyqian发表于2007-11-3009:12

考试重点――超敏反应4四、问答题
59.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和吸入花粉引起的哮喘属哪一类型的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和防治原则有哪些?
6().简述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61.简述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常见疾病。
62.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中,其参与因素有何异同?举例说明。
63.以结核杆菌感染为例,试述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与其他三型有何不同?

leoliu20发表于2007-12-1410:17

这个现在还没学到呵呵

myyounger发表于2009-9-2317:00

楼主又是在刷积分么?

船酝言发表于2009-11-2408:07

[size=4]我留下的不仅是背影,还有脚印……

给你踩踩……

支持一下……[/size]
[size=1][size=2][color=lemonchiffon]-----------------------------------------------------------------------------
发票代开广告服务建筑等票、欢迎咨询:13925586955刘生QQ:515353512用后付款[/color][/size]
[/size]

页:[1]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