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临床医学-论文

2009-12-04 www.dxlw.net A +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因休克、创伤、中毒、严重感染、溶血危象等引起肾实质急性严重损伤,导致肾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肾功能的急剧衰退、尿少、尿闭、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代谢产物及水和电解质在体内迅速积聚,造成酸碱平衡紊乱和尿毒症发生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对于急性肾衰,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多数病人可以完全恢复。近年来,由于现代肾功能监护技术及肾脏替代疗法的进展,死亡率已明显下降。
  一、病因
  急性肾衰病因较多,但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肾脏疾病急剧发展的结果;其次为外界因素影响已受损害的肾脏而诱发;其三为药物、毒物等直接对肾脏的损害所致。
  (一)由下列原因所致肾缺血、缺氧
  1.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原虫等所致感染。
  2.大面积创伤 挤压综合征、肌红蛋白尿性肾病;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治疗后。
  3.严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4.各种类型休克。
  5.急性血管内溶血、凝血发生 如血型不合的输血、机械性溶血(人工心肺机、人工肾等)、大量输入陈旧血、溶血性贫血等。另外,宫外孕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所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都可造成急性肾功能不全。
  上述原因造成急性循环衰竭,使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肾血流量明显下降致肾小管上皮急性缺血性损害而发生坏死、基底膜破裂。这也是ICU病人中发生急性肾衰的主要原因。
  (二)各种原因所致肾中毒
  1.重金属类化合物中毒 如汞、铅、砷。
  2.有机化合物中毒等。
  3.生物毒素中毒 蛇毒、毒草类及细菌毒素的作用。
  4.肾毒性药物 如抗生素中以氨基糖甙类为主,包括新霉索、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多粘菌素B等,以及化学药品如四氯化碳、巴比妥类、磺胺类等。
  二、临床表现
  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主要为肾功能不全所致征象。按尿量多少分为少尿—无尿型和多尿型。少尿-无尿型的急性肾衰占大多数。
  (一)少尿一无尿型急性肾衰
  少尿一般指每日尿量少于400~500ml,无尿指尿量每日少于50~100m1。但单从尿量来判断尚不够准确,应考虑尿中所含的溶质量。尿中主要的渗透性溶质为尿素和钠、氯,正常人常规普食每分钟需排出0.5~1.0mOsm或每日排出720~1440mOsm溶质。尿量可多可少,多可达每日数升,少可不足500ml,视饮水和消耗量多少而定,但每日必须徘出上述数量的溶质。因此,尿少,但所含溶质量正常,并不能视为异常。少尿型病程可分三期:少尿、多尿和功能恢复期。
  1.少尿期
  (1)尿的变化:尿量少于400~500m1/d,或无尿。尿比重多固定在1.010,渗透压为300mOsm/L。尿比重较易测定,但不甚可靠。尿量明显减少,比重很低,说明所含溶质很少,为肾衰表现。同样,等渗尿说明肾脏丧失浓缩机能,是为肾性肾衰;而高渗尿,通常渗透压>500mOsm/L,则提示少尿为肾前性原因所致。尿沉渣含红细胞、白细胞、小管上皮细胞或管型。蛋白量不定,一般不很重要。少尿—无尿持续时间一般为10~14日,短者仅为2~4日,长者可达3周左右。如处理得当,病人往往可以渡过少尿期进入多尿期和功能恢复期。如少尿—无尿期超过3周,则预后较差。
  (2)血液化学
  血尿素氮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血尿素含量明显升高,尿内尿素含量与血内尿素含量的比率降低至10∶1甚至1∶1(为严重的氮质血症)。氮质血症在临床上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皮肤搔痒、口内尿味等症状,严重时病人出现昏睡、甚至昏迷。
  血钾升高:急性肾衰时血钾过高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钾离子含量的比率是影响神经肌肉功能至关重要的因素。体内总钾量中仅有2%在细胞外,因此,细胞外钾离子含量稍大一点的变化就可能改变上述比率,并对神经肌肉兴奋性产生显著影响。高血钾在临床上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心肌中毒的表现:异常且有特异性的心电图变化,室性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发生室颤甚至停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