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棘球蚴病

肝包虫病

2009-12-05 mc.seu.edu.cn A +

第四章肝脏疾病的诊断
[上一章]
[下一章]肝包虫病
上一页
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所致的寄生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的地方性、流行性疾病。包虫病在国外几乎遍布各大洲,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西藏等地发病率相当高。东北、华北及西南地区有散在发现。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畜产品加工等原因。在非流行区也可因间接接触而感染此病。[病理]细粒棘球绦虫有成虫与幼虫两个寄生阶段。成虫的终末宿主主要是狗,其次有狼、狐、黄狼、豺等;幼虫的中间宿主为绵羊.其次为牛、马、猪、骆驼、兔等家畜,以及鹿、黄羊、羚羊等野生动物。人感染虫卵可成为偶然的中间宿主。细粒棘球绦虫卵被人吞食后在小肠孵化,成虫钻入肠壁血管,随门脉血流到达肝、肺等器官,形成包虫囊肿。包虫囊肿壁较厚,有内外两层。外囊为纤维囊;内囊为寄生虫的本体。内囊分两层.外层为角质层;内层为生发层,是胚胎幼虫增殖的基地,具有旺盛的繁殖能力.长出很多细小颗粒状的育囊(原头幼)故得名细粒棘球幼。每一育囊内可包裹20一40个原头幼,原头幼有两种发育能力,即在中间宿主体内插散可生长成为继发性包虫,若被终末宿主吞食则发育成棘球绦虫。育囊逐渐增长形成中空的雏囊,脱离而游离于囊液中,称为"子囊".子囊内可再生出孙囊。病程久者包虫囊常沉积钙盐,使外囊内面形成颗粒状或絮状钙化结节.甚至完全钙化如"蛋壳"。[临床表现]症状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囊肿长大时,可出现压迫症状,有肝区胀痛,上腹不适,食欲不振等。囊肿合并感染或破裂则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肝脏体积增大,肝脏增大的部位和形态取决于包虫在肝内的位置,包虫囊肿主要向肝脏表面扩张,肝下缘的囊肿,常可在肋缘下触及包块,其边缘整齐,界限清楚,表面光滑,触之硬韧,压之有弹性感,随呼吸上下移动。儿童患本病可影响发育,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多在10%左右,少数可达70%;囊液抗原0.1ml皮内过敏试验,阳性率可达80%~95%;血清结合补体试验,特异性高,但对蠕虫类及肿瘤有交叉反应;间接血凝试验假阳性极少,与皮内试验结合应用,诊断符合率更高;乳胶凝集、免疫电泳、免疫荧光、琼脂扩散、酶标记免疫吸附等实验均可呈阳性。核素成像示肝占位性病变。但较难明确诊断。X线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阴影,轮廓分明、密度均匀。囊壁钙化时可显示弧形钙化边缘。CT可显示液性占位病灶,边缘清晰。内部为吸收系数甚低的液性结构,如为囊沙,则吸收系数略大。[声像图表现]一、肝脏形体改变肝脏体积增大,左右叶比例失常;肝包膜隆起,形成驼峰征。二、肝内显示囊性病灶(图4-10-1,图4-10-2,图4-10-3)。其声像图可分型为:1、单囊型此型多见,占70%左右,为圆形或类圆形的均匀无回声,轮廓清晰,与肝组织界限分明。囊壁光滑、完整呈双层,两层囊壁之间为极窄(小于1mm)的宽窄均匀的无回声间隙;囊内有细小光点(包虫砂)堆积于囊底,活动后在囊内漂浮形成"落雪征"。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效应明显。2、多囊型肝内显示两个以上孤立的圆形囊肿,或有多个小囊并存在一起。各个囊肿大小、囊壁结构、囊内回声不尽一致。3、囊砂型囊肿壁回声与一般囊包相同,囊肿内呈现均匀颗粒状或条带状、岛屿状回声。4、混合型为多囊型中部分囊包内为囊砂回声,部分囊包内为纯液性暗区(图4-10-)。5、母子囊型母囊内有大小不一、数日不等的小囊肿,形成包虫病特有的"囊中囊"征象.小囊内壁光滑,其内为无回声,小囊过多时呈众多圆形光圈或由多条光带分隔成为形状各异、数目不等的"蜂窝状"、"花蕊样"或"车轮状"改变。此外还有:内囊分离型囊肿由于受外来原因的损害或囊内感染,致使内囊壁破裂。表现为内囊壁部分或完全分离。囊壁钙化型囊壁增厚粗糙呈光圈状强回声或碗边样改变.形如"蛋壳"。[鉴别诊断]一、肝囊肿肝囊肿的囊壁为单层,较薄;单囊型肝包虫病的囊壁较厚,呈双层,回声较强。肝包虫囊肿增大较快,成人平均年增殖约3.0cm.儿童约5.0cm二、多囊肝多囊肝为散在分布的囊状无回声,并多伴有双肾、脾脏的多囊性改变;多囊型肝包虫囊肿为多个小囊集中分布,囊壁较厚,很少同时合并双肾包虫囊肿。三、有分泌功能的肝脏转移性肿瘤可表现为散在的囊状无回声,但其周边部为实质回声,无囊壁回声。[临床价值]超声检查可用于包虫病的脏器定位,确定包虫囊肿的数目、大小、形态、囊壁厚薄等,并可与相似病变进行鉴别。其诊断符合率达97.2%,有助于肝包虫病的早期诊断,并可进行手术前定位。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