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

第四章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2009-12-06 www.selfward.com A +

第四章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作者:北京大学…文章来源:第六版《内科学》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也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的一组肾小球病。本组疾病可由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所致,但病理改变多较轻。如可见于轻微性肾小球病变(肾小球中仅有节段性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类型。根据免疫病理表现,又可将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分为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对单纯性血尿患者(仅有血尿而无蛋白尿),需作相差显微镜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和(或)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测定,以鉴别血尿来源。此外,应除外由于尿路疾病(如尿路结石、肿瘤或炎症)所致血尿。确属肾小球源性血尿,又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时,即应考虑此病。以反复发作的单纯性血尿为表现者多为IgA肾病。诊断本病前还必须小心除外其他肾小球病的可能,如系统性疾病(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Alport综合征的早期和薄基底膜肾病及非典型的急性肾炎恢复期等。应依据临床表现、家族史和实验室检查予以鉴别,必要时需依赖肾活检方能确诊。对无症状蛋白尿患者,需做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电泳以区别蛋白尿性质,必要时应作尿本周蛋白检查或尿蛋白免疫电泳。只有确定为肾小球性蛋白尿,且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时,才能考虑本病诊断。在作出诊断前还必须排除功能性蛋白尿(仅发生于剧烈运动、发热或寒冷时)、体位性蛋白尿(见于青少年,直立时脊柱前凸所致,卧床后蛋白尿消失)等生理性蛋白尿,也需小心排除其他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病的早期或恢复期。必要时需肾活检确诊。尿蛋白定量<1.0g/d,以白蛋白为主,而无血尿者,称为单纯性蛋白尿,一般预后良好,很少发生肾功能损害。但尿蛋白量在1.0-3.5g/d之间者,虽尚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但肾活检中不少患者显示改变并不轻,临床呈慢性肾炎转归的可能性很大。血尿伴尿蛋白常为肾小球病的临床表现,病情及预后一般较单纯性血尿稍重。隐匿型肾小球肾炎无需特殊疗法。但应采取以下措施:(1)对患者应定期(至少每3-6个月1次)检查,检测尿沉渣、尿蛋白、肾功能和血压的变化,女性患者在怀孕前及其过程中更需加强监测;(2)保护肾功能,避免肾损伤的因素;(3)对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与血尿、蛋白尿发作密切相关者,可待急性期过后行扁桃体摘除术;(4)可用中医药辨证施治。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可长期迁延,也可呈间隙性或时轻时重。大多数患者的肾功能可长期维持正常,仅少数患者的疾病转归可表现为自动痊愈或尿蛋白渐多、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转成慢性肾炎。[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章友康]

 上一篇文章:第三章慢性肾小球肾炎
下一篇文章:第五章肾病综合征【字体:小大】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