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恶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拟诊高血压肾硬化的非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的临床及病理学分析

2009-12-07 scholar.ilib.cn A +

目的探讨拟诊高血压肾硬化(HN)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对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BN)及类似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3例HN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血压、尿蛋白排泄、血清学各项指标以及眼底、心脏结构等临床参数.通过肾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分析比较各组间临床参数差异及组织学特征.结果依据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BN(35例)、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MN,12例)、原发性肾炎(PN,10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6例)四组.10例PN患者中IgA肾病7例(11.1%),系膜增生性肾炎2例(3.2%),间质性肾炎1例(1.6%),HN诊断符合率为74.6%.BN组患者男性居多,年龄高于PN、FSGS组;高血压家族史及高血压病程均较PN、FSGS高;血尿发生率及血尿程度均低于另两组;蛋白定量亦低于PN、FSGS组,尤其与FSG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N组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明显高于PN、FSGS组,且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N组与上述两组相差不显著.BN组视网膜病变主要为0~Ⅱ级,占76%,而MN、FSGS则以Ⅲ~Ⅳ级病变为主.组织学显示PN组球性硬化的肾小球比率高于HN、FSGS组,小管慢性化指标PN组高于HN组,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HN、BN组肌内膜细胞增殖、小动脉玻璃样变等血管病变较FSGS组明显,尤以BN组病变最显著.结论临床拟诊HN患者不能排除PN、FSGS.部分BN、MN与PN患者临床特征相似,单纯依据病史、化验等手段难以鉴别,肾组织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最佳手段.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