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痢疾

如何控制急性细菌性痢疾疾病

2016-05-19 求医网 A +

感染性腹泻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感染性腹泻在日常生活中发病率极高,疾病在生活中怎么进行良好的预防手段,完全取决于了解疾病常识的程度有多少,重视它的程度有多深,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然而感染性腹泻更是如此,复发性很高,了解常识非常有必要。那么下面由专家进行相关知识的详细讲解:

1、急性细菌性痢疾重点在于控制感染、做好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

(1)抗菌疗法:自磺胺药及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痢疾杆菌的耐药率逐年增加。该菌对磺胺类药、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及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等多数已耐药(参见病原学)。根据现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敏感有效的药物如下:

喹诺酮类药比较敏感列为首选。至于喹诺酮类药对小儿的毒性反应,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在用小动物做试验发现有关节软骨损害,当时英国学者在小婴儿中应用第一代喹诺酮类药萘啶酸并未发现有骨骼损害,认为有种族性差异。以后国内外多年的临床应用均未发现有骨骼损害,国内外许多临床资料表明喹诺酮类药在小儿中应用并非与实验动物一致,表现出相当的安全性。中华儿科杂志(1996)组织全国专家讨论,认为对儿童不应禁用喹诺酮类药,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不应超过每天10~15mg/kg,疗程不要超过7天。

①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疗程,5~7天。

②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环丙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亦可用等渗氯化钠或葡萄糖稀释于100~3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min。

③吡哌酸(PipemidicAcid):15~30mg/(kg·d),分3次口服。为第二代喹诺酮,疗效逊于上述第三代喹诺酮,副作用相对较多,已趋于被淘汰。

④小檗碱(黄连素):10~20mg/(kg·d),分3次口服,疗程7天。

⑤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50mg/(kg·d),分2次口服,疗程7天。

⑥第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cefotaximesodium,又名头孢噻肟钠或凯福隆,claforan),头孢曲松(ceftriaxonesodium,又名头孢三嗪钠或罗氏芬rocephin)等,100~15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用于重症不能口服的病人。头孢克肟(cefixime,世伏素)可口服3~6mg/(kg·d),分2次。

⑦巴龙霉素(Paromycin):40mg/(kg·d),分3~4次口服。

⑧其他抗生素:庆大霉素,1万~2万U/(kg·d),分3~4次口服。多黏菌素E:5万~10万U/(kg·d),分3~4次口服。口服药在肠道不吸收,无副作用。但因痢疾病变侵入肠黏膜内,故其疗效不如能吸收的全身用药好。

(2)液体疗法:按患儿脱水程度,给予及时纠正(参阅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

(3)对症治疗:

①发热:>38.5℃给予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治疗。

②呕吐:给多潘立酮(吗丁啉)口服,0.3mg/(kg·次)。

③腹痛:轻者给颠茄或山莨菪碱(654-2)口服,重者给予山莨菪碱(654-2)肌注,1mg/(kg·次)。

(4)一般疗法及饮食管理:患儿应卧床休息,因地制宜地进行胃肠道清毒、隔离。患儿应继续饮食,原来吃过的东西均能吃,呕吐严重者,可短时禁食给予静脉输液。

2、迁延与慢性痢疾的治疗

(1)抗菌疗法:同急性痢疾,最好能培养出致病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切忌盲目滥用抗生素,否则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衡,反促使腹泻迁延不愈。

(2)液体疗法:痢疾腹泻迁延不愈常合并营养不良,伴有低钠、低钾,多呈低渗脱水,因此,要做血生化测定,根据水、电解质紊乱性质补液。

(3)营养疗法:迁延与慢性痢疾常有营养障碍,因此禁食是有害的。通过合理的饮食治疗,使患儿在较短时间内改善营养状况是疾病得以恢复的关键,要尽力供给热量。蛋白质的补充有助于水肿的消退、抗体的形成以及病灶的愈合。一般应不少于3g/(kg·d),逐步提高到4.5~5g/(kg·d)。另外应提供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输血或血浆。

(4)微生态疗法:此类病儿多伴有肠道菌群紊乱与微生态失衡,补充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重建肠道的天然屏障促使疾病的康复。但要注意制剂的质量,没有足够数量的活菌制剂是无效的。

平时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保护我们健康的方法,但是也有很多可以危害我们的因素,我们要避开这些致病因素,找出保护我们健康的方法。任何疾病都有保健的方法,能够使患者在治疗后有一个恢复的过程,患者必须知道这种方法,不然治疗效果就会打折扣。这种疾病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威胁已经很大,所以我们要做好疾病的保健与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