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休克

失血失液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2016-08-31 互联网 A +

  失血失液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液、血浆或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治疗主要是迅速补充血容量,迅速查明病因并制止继续出血或失液,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下面介绍失血失液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

  (一)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置

  1、专人护理

  休克病人病情严重,应置于重危病室,并设专人护理。

  2、建立静脉通路

  迅速建立1~2条静脉输液通道。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插管,可同时监测CVP。

  3、合理补液

  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心搏出量。后输胶体液,以减少晶体液渗入血管外第三间隙。

  4、记录出入量

  输液时,尤其在抢救过程中,应有专人准确记录输入液体的种类、数量、时间、速度等,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作为后续治疗的依据。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每15~30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观察意识表情、面唇色泽、皮肤肢端温度、瞳孔及尿量。若病人从烦躁转为平静,淡漠迟钝转为对答自如;唇色红,肢体转暖;尿量>30ml/h,提示休克好转。

  (二)改善组织灌注

  1、休克体位

  将病人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可防止膈肌及腹腔脏器上移而影响心肺功能,并可增加回心血量。

  2、使用抗休克裤

  抗休克裤充气后在腹部与腿部加压,使血液回流入心脏,改善组织灌流,同时可以控制腹部和下肢出血。当休克纠正后,由腹部开始缓慢放气,每15秒测量血压1次,若血压下降超过5mmHg,应停止放气,并重新注气。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应用血管扩张药过程中,监测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预防血压骤降引起不良后果。使用时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每5~10分钟测1次血压,血压平稳后每15~30分钟测1次,并按药物浓度严格控制滴速。严防血管收缩药物外渗,若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应立即更换滴注部位,患处用O.25%普鲁卡因封闭,以免发生皮下组织坏死。

  (三)增强心肌功能

  遵医嘱给予增强心肌功能的药物,如静脉注射毛花苷丙快速达到洋地黄化(O.8mg/d)。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心率变化及药物的副作用。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

  1、观察呼吸形态,监测动脉血气,了解缺氧程度。

  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作深、慢呼吸及有效咳嗽。协助病人作双上肢运动,促进肺的扩张。遵医嘱给予吸氧,严重呼吸困难者,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避免误吸、窒息:

  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或置入通气管,以免舌后坠或呕吐物误吸。有气道分泌物时及时清除。

  3、 协助病人咳嗽、咳痰:

  痰液及分泌物堵塞呼吸道时,及时清除,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病情许可时,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

  (五)预防感染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遵医嘱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

  (六)调节体温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2、保暖

  休克时体温降低,应予以保暖。一般室内温度以20℃左右为宜。切忌应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进行体表加温,以防烫伤及皮肤血管扩张,后者使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进一步减少。此外,加热可增加局部组织耗氧量,加重缺氧,不利于休克的纠正。

  3、库存血的复温

  输血前应将库存血复温后再输入。

  4、降温

  感染性休克高热时,应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采用药物降温。

  (七)预防意外损伤

  对于烦躁或神志不清的病人,应加床旁护栏,以防坠床,必要时,四肢以约束带固定于床旁。

  以上是失血失液性休克的护理措施,科学合理的护理阿对疾病的康复很重要,重视护理。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