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扭转痉挛
综合 知识 问诊 找药品 文章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2003-8-1712:24:34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铜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家族倾向。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年,病变主要损害大脑的基底节和肝脏,引起豆状核变性和肝硬化。临床表现有进行性加重的肢体震颤,肌强直,言语困难,精神改变,肝硬化和角膜色素环。本病因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较困难,故应引起警惕。该病如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预后良好,治疗不及时,病情多持续发展,晚期因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并发感染死亡。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因本病属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倾向,对病人的同胞兄弟应从早检查。临床表现:1.神经症状:成人多为动作减少,肌强直、慌张步态为主。儿童以舞蹈,手足徐动、肌张力减低为主,可有癫痫发作。2.精神症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情绪不稳,后期有痴呆,可有幻觉,妄想。3.肝脏症状、厌食、恶心、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晚期有肝硬化表现。儿童多以肝脏症状首发。4.角膜色素环(K-F环)。铜氧化酶及铜黄蛋白异常诊断依据:1.儿童或青年人出现以上神经,精神症状。2.原因不明的肝硬化表现。3.角膜色素环。4.有家族史诊断更肯定。治疗原则:1.低铜饮食;2.促进体内铜盐排泄;3.减少铜在肠道吸收;4.对症、支持治疗;5.必要时手术治疗。用药原则:1.早期治疗首选D-青酶胺,同时加用维生素B6,震颤明显可加用苯海索(安坦)、左旋多巴等。2.如D-青酶胺治疗出现副作用可加用泼尼松(强的松)或改用三甲基四胺。3.无D-青酶胺可选其他排铜药如二?基丁二钠,硫酸锌等。4.有肝损害应加用护肝药,晚期有肝功能衰竭应积极对症、支持治疗。辅助检查:1.早期、轻型的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2.晚期或有癫痫发作、诊断不明需除外脑内其他病变者检查专案包括检查框限“A”、“B”或“C”。疗效评价: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2.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应继续治疗;3.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相关论坛】【打印】【关闭窗口】

肝豆状核变性

【概述】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又称威尔逊氏病(Wilson’sdisease),是一种常见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铜代谢异常。其特点是铜在体内肝、脑、肾、骨及角膜内沉积,导致组织损伤,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肝豆状核变性是遗传代谢性疾病中少数有办法治疗的疾病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终身治疗,可望有正常的寿命与生活质量。以肝损害表现开始的患者,常死于肝衰竭;肝、神经系统和肾等多脏器同时损害的病例,治疗效果较差,病死率较高。【临床表现】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7~12岁多见。男稍多于女。2.首发表现多样,以肝功异常和神经系统异常占大多数。3.肝病症状:表现为纳差、疲乏、黄疸、腹胀、腹痛等,似急性或慢性肝炎的病程,甚至表现为重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体检发现肝脾肿大、腹水、浮肿、黄疸。偶见首次就诊已是肝衰竭。4.神经系统及精神表现:可为首发病症状;有部分在肝脏损害表现后数月或数年发生。主要表现是锥体外系症状,肌张力改变,精细动作困难,构音障碍,咀嚼困难,肢体震颤,类似舞蹈症,常见帕金森样症状。常见精神行为改变,表隋呆板、学业退步、思维缓慢。罕见精神抑郁、冲动、精神分裂及人格改变,甚至表现为癫痫、偏瘫等。5.角膜环:由于铜沉积于角膜后弹力层所致,角膜边缘形成色素环,称为K-F环。呈灰色、棕绿色或棕黄色,宽约1~mm,裂隙灯检查即可见。K—F环为本病特有体征。年龄小、病情轻、以肝病或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者可无K-F环。6.溶血性贫血:一过性或反复发作,轻、中、重度均可见。Coombs试验阴性。7.肾脏症状:铜在肾脏堆积,造成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出现氨基酸尿、糖尿、磷酸尿。以血尿为首发表现也不乏报告。8.骨骼改变:关节疼痛、骨骼畸形、自发性骨折等。最易受累的是膝关节、踝关节、双下肢弯曲变形。9.皮肤改变:皮肤色素沉着,皮纹增加,多毛或毛发分布异常。【诊断要点】1.家族史:可能有兄、姊患病史或父母有亲缘关系以及家族中有同样患者。2.无法解释的肝脏疾病、肝脾肿大、肝功异常,应怀疑此病并做进一步检查。3.注意此病首发临床表现多样化的特点,对不能解释的锥体外系表现、溶血性贫血、血尿、肾小管功能不全、代谢性骨病、学业退步、情绪异常、精神障碍等,均应想到肝豆状核变性。4.测定血清铜兰蛋白及铜氧化酶吸光度,铜兰蛋白、铜氧化酶吸光度降低是本病的特征之一。但有近5%的患者铜兰蛋白在正常低限或正常范围,有必要反复检查或结合临床诊断。24小时尿铜升高有诊断价值。5.角膜K-F环:经典的诊断学特征。部分患者无K—F环。6.肝功异常:以肝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者生化指标依病情严重程度表现不同。7.血常规:不同程度的贫血、已发展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降低。8.脑CT:可见豆状核、尾状核的部位有低密度区,病情严重者有脑室扩大、弥漫陛脑萎缩。MRI检查较CT敏感,可见局限性病灶。9.X线检查:可有骨质疏松、佝偻病、退行性骨关节病。10.肝活体组织检查。11.DNA分析适用于症状前诊断。【治疗方案及原则】1.低铜饮食:每日铜摄入量低于1.5mg。避免进食含铜量高的食物:坚果类、贝壳类、动物肝和血、软体动物、螺、虾、蟹、蕈类、巧克力、可可等。勿用铜制餐具。食物以高蛋白、高氨基酸、高糖、低脂类为宜。2.减少铜吸收:硫酸锌,儿童0.1g~0.2g/次,每日3次,或醋酸锌100mg/日,分3~4次口服。或葡萄糖酸锌9~12片v/日,分3次服,或甘草锌6~9片/日。3.促进铜排出:首选D-青霉胺,0.02g/(kg?d),分2~3次口服。同时服维生素Be25mg/日。注意青霉胺副作用。二巯基丙磺酸、二巯基丁二钠等药物均有排铜作用。4.中药治疗:黄连、大黄、黄芩、半支莲等中药能促进铜排泄。5.对症治疗:锥体外系症状可用安坦、氟哌啶醇、东莨菪碱、左旋多巴。肝、肾、造血系统和骨关节等病症按不同病情给予治疗。6.肝移植。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诱发癫痫

身体健康的人对人类会生什么样的疾病,即使知道,对疾病症状也没有更深的体会。癫痫病的诱因很多,肝豆状核变性作为诱发原因是在是少见,而医学上这种少见的事情还少吗?……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_基础医学课件--2009年最新最全的医学资料尽在好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中国百科网

肝豆状核变性避免含铜量高的食物

肝豆状核变性避免含铜量高的食物,父亲的眼泪都快要下来了。 尚佳叹了口气,详细询问了病史,在翻看了明明曾做过的所有检查结果后,决定让他检查眼底的角膜色素环、肝胆胰脾B超、血清铜蓝蛋白。 当天下午检查结果出

婚㈣甯

剧绠$

易误诊的病――肝豆状核变性

易误诊的病――肝豆状核变性金羊网2004-02-2413:56:10www.ycwb.com  ■新快报记者 姜永涛 通讯员 陈燕奎  哪个病容易误诊?即使是医学专家在场,大概也很难回答出来。然而,有这么一种病,一生出来就有,但没有什么症状,等到出现症状后,几乎所有病人都被当作其他疾病治疗,病情后来演变得越来越复杂,出现很多奇怪的症状,经过不计其数的兜兜转转后,病人才发现真正的罪魁祸首―――肝豆状核变性。根据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陈红英老师的统计,有接近8成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人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之高令人惊叹。  记者就此特别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成教授。  疯子原来不是“精神病”  韶关的王先生非常感慨:如果不是坚持找专家诊治,儿子可能已经真的“疯”了。  三年前,儿子大学毕业后从事电脑工作,但工作后不久,手指开始不太灵活,不到一个月,手指完全不受指挥了,不得已放弃了工作。失业并非是最大的问题,令老王头疼的是,儿子的脾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骂人,后来发展到经常打架,思维也越来越混乱,周围人都认定:老王的儿子已经疯了,劝老王尽快送儿子到精神病院。不甘心的老王带着儿子到处求医问药,结果只是查到肝功能有问题,而这不会让人发疯。老王最后甚至连家乡的几个有名巫婆都用上了,但丝毫没有起色。不得已之下,他把儿子送到了当地的精神病院,但依然没有效果。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老王带着儿子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神经科。经过仔细检查后,专家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这些精神病症状就是因为肝豆状核变性引起的。经过约三个月治疗后,儿子不再疯疯癫癫,手指灵活性也有所改善,有希望再从事工作了。  专家点评:  肝豆状核变性因为体内铜代谢发生障碍,大量的铜首先沉积于肝脏、脑及肾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病变。由于这种疾病发病很隐蔽,很多医生往往认为是肝炎或者是风湿性疾病。当病人脑部病变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出现精神症状。  太迟诊断“牺牲”脾脏  记者见到躺在中山一院神经内科的阿延(化名)时,只能看到他的眼珠跟着记者转动,眼中不时泛起痛苦泪光:头脑清醒但难以说话,手足僵硬无法行动,而他在两年前还能自己在窄窄的饭桌上翻跟斗呢。  据阿延的父亲介绍,阿延曾经有个哥哥,但在12岁时在当地医院因为“急性肝炎”不治。三年前,只有14岁的他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当时又被诊断为肝炎,虽然一直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脾脏出现肿大,在当地医院被切除。3个月前,阿延出现了讲话不清楚的症状,而且手足渐渐不灵活,没法书写也没法发言,因此不得不停学就医。经过在当地县、市、省级医院的检查,都只是发现肝功能异常而已,医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无法说话、书写。为了给唯一的儿子治病,父亲不惜远道来到广州,经过检查发现,也是肝豆状核变性作怪。而且,根据症状判断,医生认为阿延死去的哥哥也是因为患了肝豆状核变性。  专家点评: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本病患者的同胞兄弟姐妹患本病的几率为1/4,故应进行系统检查以确定或最终排除本病。如果以前家中有人出现这种疾病,再孕时最好能加强产前检查。  早确诊可健康生活  相比老王的儿子和阿延来说,小冬(化名)是很幸运的:因为早期发现了肝豆状核变性,可以健康地生活。  小东今年9岁,父母却发现他写字歪歪扭扭,还没有7岁时写得工整,父母一直以为是小冬不认真,三番五次地提醒他,但没有任何效果。直到小冬出现拿不好筷子,没法扣衣服纽扣时,父母意识到可能是得了病。带小冬去医院做检查发现,也是肝功能异常,医生诊断为“无黄疸性肝炎”,经过治疗没有效果。后来,父母将小冬转到中山一院去看,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后,经过治疗,小冬的病情改善很快,拿筷子、扣纽扣等动作已经恢复正常了。  专家点评:  肝豆状核变性越早治疗,危害就越少。如能早期确诊,坚持治疗,可使症状消失,维持正常健康状态,延长寿命。如不及时治疗大多数于发病4~5年后死亡。--特别提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成教授介绍,当出现以下几种表现时,可能是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以前曾经有过肝炎病史,后来出现语言不清、流口水、动作不灵活、精神异常等症状,或者有上述症状并伴有肝功能异常,应该考虑肝豆状核变性,及时找神经科专家就诊。--相关链接--  由于本病是铜过量吸收、沉积造成,因此,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铜的摄入:  可食食物:米、面(细面)、牛奶、鸡蛋清、蔬菜、水果、卷心菜、菠菜、芹菜、番茄、南瓜、黄瓜、洋葱、胡萝卜、杨梅、柠檬、柚等。  限制或禁忌食物:含铜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肾、海产品、贝类、花生米、虾、蟹、干豆类、硬果类、干蘑、可可、巧克力。  少食:粗粮、蛋黄、瘦肉类等。(紫/编制)声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金羊网--金羊频道”。相关新闻:广东金羊网络传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肝豆状核变性

网上儿科咨询诊所,阿忠,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铜在体内过度蓄积,损害肝、脑等器官而致病。以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边缘有铜盐沉着环(K-F环)为其临床特

无标题文档

威尔森氏症(又称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潜在的致命疾病,是由于过量铜的积累,可严重损害器官。本病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男稍多于女,同胞中常有同病患者。一般病起缓渐,临床表现主要是进行性加剧的肢体震颤、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