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血压降下去 肾衰离远点

2009-03-27 39健康网 A +

  对高血压病人而言,血压的有效控制可以提升病人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质量,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状的发生,尤其是高血压肾病的发生更应加以预防。因早期高血压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同时易和其他疾病症状相混淆,高血压肾病一旦发生,不加以重视很有可能导致肾病病情恶化进展为高血压肾衰竭、尿毒症,为高血压病人带来后期治疗难度。   所谓的血压有效控制是要求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30/85mmHg以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则要求把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   高血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会破坏肾脏血管,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肾脏功能的损坏。当肾功能完全丧失的时候,就患上了肾功能不全,发生肾衰竭、尿毒症。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几个发展阶段: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在肾功能衰竭不同阶段,及时采用相应治疗,可以缓解肾功能的衰退或丧失。   高血压是CRF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病机理包括:   (1)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大约90%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是由于水钠潴留和血容量扩张所致。当肾实质性病变使肾脏失去排泄适量水、盐时,就会造成水、钠潴留,进而使血容量过多引起高血压。这种高血压可通过限制水盐的入量或通过透析除去体内过多的水、盐达到降压目的。   (2)肾素依赖性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和10%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是因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升高所致。利尿、脱水常因使肾血流量下降导致肾素分泌增加,使血压更趋升高。应用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可使此型高血压下降。另外,有些病人的高血压既不能用容量超载,也不能用肾素过多解释。同时,这两类发病机制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   慢性肾衰竭其症状发展缓慢。初期,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肾功能异常只能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轻到中度肾衰竭病人,尽管血中代谢废物尿素增加,仍可能仅有轻微的症状。在此阶段,由于在夜间肾脏不能像正常那样从尿中吸收水分而浓缩它,因此病人可能需要在夜间多次排尿。结果,尿量增加。因为有肾衰竭的人其肾脏不能排出过多的盐和水,因此常常发生高血压。高血压又可导致中风和心力衰竭。 (实习编辑:潘东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