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颈椎病

颈椎小关节病变的X线及CT表现

2009-06-03 39健康网 A +


  颈椎的日常屈曲、伸展是以C5~6为中心发生的,颈椎频繁的伸曲运动以及长时间的固定,特别是突然或剧烈的运动,都极易造成韧带及小关节软骨的损伤,而经常性的损伤就会造成小关节的增生、肥大,从而引起椎间孔、横突孔及椎管的改变,引起临床症状及体症。颈椎小关节病变主要累及C3~7,其中以C4~6发生率最高,C3~4及C6~7次之。病变可累及多个小关节。
  在X线平片上,颈椎病的小关节间隙常变窄,关节面硬化,关节突变尖,小关节和邻近椎体后缘的骨刺形成以及间隙变狭的影响,可使椎间孔的横径和上下径均缩小。
  在CT上,增生肥大的钩椎关节突超过相应的关节面,并伴有关节间隙狭窄、消失,导致椎间孔及横突孔变形、狭窄。正常颈椎管呈圆纯的三角形,椎体后缘和椎间关节表面的赘生物,可引起椎管和侧隐窝狭窄,表现为颈椎管横断面变形(矢状径小于1cm);双侧侧隐窝变尖细(矢状径小于2mm);关节突肥大增生亦可导致神经孔狭窄、硬膜囊和脊髓受压。在CT造影图像上可见蛛网膜下腔细窄,显影淡或不显影,脊髓前后径大多不足 4mm。颈椎小关节病变,特别是钩椎关节增生肥大是导致颈椎病发作的主要原因。钩椎关节邻近椎管并构成椎间孔的前缘,又距横突孔不到1mm,钩突增生、钩椎关节变性均可出现脊神经根、脊髓及椎动脉受压和刺激症状;颈椎的上下关节突关节构成椎管及椎间孔的后缘,它的增生、肥大同样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
  CT扫描对后纵韧带钙化是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后纵韧带骨化的部位、长度、宽度、厚度和继发性椎管狭窄的形态和程度,表现为椎管前壁紧贴椎体后缘的高密度影,向后突入椎管内,边缘清楚,可呈小圆块影、横条形、半圆形、卵圆形、飞鸟形、三角形、两半卷发形等多种形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除造成椎管狭窄外,尚可致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
  综上所述,对于颈椎病来说,认真观察和识别颈椎中后部病变,特别是小关节病变尤其重要。X线及螺旋CT扫描可清楚地显示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对颈椎小关节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