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真菌性角膜溃疡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

2009-07-27 39健康网 A +

  真菌性角膜炎近年来逐渐多见,可能与皮质类固醇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发病诱因多见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或角膜外伤,尤其是植物性外伤。致病真菌为丝状真菌和酵母菌等。该病起病缓慢,病程长,病情顽固,预后差,不典型病例易误诊。一旦确诊,应立即抗真菌治疗,严重病例应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病源切除及结膜瓣遮盖或角膜移植以抢救眼球。

  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以下几种。

  1.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抗真菌药物。近年来上海等地已有国产供应。配制眼药水浓度为0.2%,眼膏为1%。我院治疗40余例,治愈率为50~60%。

  2.汞剂 0.1%柳硫汞(merthiotate,thimerosal)或0.01%硝基本苯汞(phenyl mercuric nitrate)有一定效果。我院治疗过20例早期轻型病例,治愈率为70%左右。

  3.大蒜(allium salivum) 对真菌亦有一定疗效。我们用0.1%眼药水,治疗数例,获得治愈,但对眼部刺激性大,患者往往不愿接受治疗。

  其它药物尚有30%磺胺醋酰钠药水(sulfacetamide),1~2%碘化钾药水(potarsimu iodide)、50,000单位/毫升制霉菌素药水(mystatin,mycostatin)。

  近年来,报导了一些新的抗真菌药物。如曲古霉素(tricomycin)、匹马霉素(pimaricin)、克霉唑(clotrimazole)等等,但由于致病菌种和治疗方法的不同,对以上药物临床效果的评价颇不一致。

  1973年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真菌抗生素,定名为金褐霉素(aureofuscin)。经体外试验及动脉实验证明,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配制眼药水浓度为0.1%,每半小时一次;眼膏浓度为1%,每2小时一次。经我院长期临床试用,治疗300余例,治愈率为75~80%,有效率可达90%以上,为目前比较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可能推广使用。

  本病常伴有严重的虹膜炎反应,必须用阿托品充分扩大瞳孔。皮质激素类药物对溃疡有扩散作用,无论局部与全身皆不宜使用。

  溃疡穿孔或后弹力层膨出病例,结膜囊置入金褐毒素眼膏或二性霉素B眼膏后,应用绷带加压包扎,以促进溃疡愈合。

  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例,可进行结膜瓣遮盖术或穿透角膜移植术。在角膜穿透性移植时,溃疡及其临近的不健康组织必须全部清除,如果留有感染的角膜,反而可使炎症加速扩展。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