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小肠瘘

小肠瘘的临床表现

2009-08-06 上海家庭报 A +

  当肠道与其他空腔脏器或与体表间存在异常的通道时即为肠瘘。发生於小肠的为小肠瘘。小肠瘘又可根据座位於何段小肠而分为十二指肠瘘,空肠瘘和回肠瘘。当肠瘘与其他空腔脏器如胆道、尿路、生殖道或其他肠段相通时称为内瘘;反之,如与体表相通则外瘘。十二指肠及屈氏韧带下方100cm范围内的肠瘘为高位瘘,远段回肠瘘则为低位瘘。根据小肠瘘排液量的多与少又可分为高流量瘘和低流量瘘。

  小肠瘘在腹部外科临床工作上并不少见。由於外科技术的进步使手术范围不断扩大,且对同一病人常应用手术治疗、化学疗法、放射治疗等多种疗法,均使肠瘘的发生率有所增高。小肠瘘产生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死亡率迄今仍在10~30%之间。

  小肠瘘的临床表现因不同部位、不同病因而异,而且瘘形成的不同时期亦有不同表现。

  一般于胃肠道手术后2~7 天,病人主诉不适,腹胀,胃肠功能未恢复,体温持续在38℃以上,脉搏每分钟>100 次,白细胞计数增高。表现为恶心、呕吐,无肛门排便、排气,或大便次数增多,但量少,为水样稀便,解便后仍感腹部不适。腹部体征呈腹腔感染、腹膜炎、肠麻痹表现。腹部切口红肿,为典型的切口感染。当切口穿破后可排出脓血性液体,24~48h 后流出大量液体,即肠液。经引流后,病人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增高等症状可有所好转。

  由于丢失大量肠液,可造成严重的水、电解质失衡,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不能进食,加上营养补充又困难,很快出现体重下降、消瘦,表现为营养不良。病人又可并发脓毒血症和(或)败血症,以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如引流通畅,感染得到控制,一般情况好转,又能及时有效地补充营养,瘘口可自行关闭。另由于大量肠液自瘘口流出,因此瘘口周围皮肤往往潮红、糜烂,呈湿疹样改变。

  引流量的多少,对于估计瘘位置的高低很有价值。一般讲,高位小肠瘘引流量多而质稀薄,内含胆汁及胰液,而低位小肠瘘的引流物较少且质稠。切口筋膜裂开的引流液较清,多发生于术后2~5 天。因此,发生时间有助于鉴别切口筋膜裂开还是早期肠管破裂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