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药物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

2009-11-26 pkhi.haodf.com A +

北京居民李某去年发现血糖高,开始自购降糖药二甲双胍治疗,为使血糖降得快一点,他擅自加大了服药剂量,用药1周后就出现了皮肤、巩膜黄染,去医院诊断为药物性肝炎,血清胆红素曾一度升至816微摩尔/升,治到现在病情虽明显好转,但是肝功仍未完全正常。现在,服药不当引起的肝炎越来越多见,有些药物性肝炎长期不愈,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可见,药物性肝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药物性肝损害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在美国,药物性肝炎约占住院肝病患者的2~5%,占成人肝病患者的10%,25%的暴发性肝衰竭是由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以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酮类的曲格列酮(美国商品名为Rezulin)为例,该药在日本自1997年3月上市至同年12月,约有15万糖尿病人接受治疗,其间包括肝功衰竭致死在内的肝损害病例不断发生,引起日本国内紧急安全通报。美国同期约50万人接受该药治疗,同样受到FDA高度关注。2000年3月该药被禁用,至此,日本国内用药者已多达19万人,因肝损害入院治疗153例,死亡8例。中国有句老话,叫“是药三分毒”,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何谓药物性肝损害?由于药物及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对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肝组织发炎,即为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病可区分为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两种,前者主要是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致。近年来,由于对新药的筛选越来越严格、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更加严密,临床上直接肝细胞毒性药物引起的肝病比例下降。大多数药物性肝损害系不可预测性,其发生机制又可以分为:代谢异常和过敏反应两类,即为代谢特异质和过敏特异体质所为。

哪些原因会造成药物性肝损害?1、为了治疗疾病,服用了肝毒性药物。这种情况十分多见,例如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结核病患者使用抗痨药物,脏器移植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而这些药物恰好都对肝脏有损害。2、患者自己乱用药。一些人有病不找医生,自己去药店买药,但又根本不了解所购药物的不良反应,买来就用,结果造成肝损害。3、轻信广告,购买假药。4、中西药物混合使用,中药制剂中添加了西药,这时再联合西药,服用的药量超标。

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有哪些?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相当广泛,中西药物中都有不少药物有肝毒性,西药最为常见的有:1、抗生素类,如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大环内酯类药,如红霉素、螺旋霉素等;四环素类等等。2、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保泰松等。3、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奋乃静。4、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5、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6、镇静药:苯巴比妥等。7、抗甲亢药物:他巴唑、甲亢平、丙基硫氧嘧啶等。8、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环磷酰胺等。9、降糖药物:优降糖、拜糖平等。10、心血管用药:异搏定、安搏律定等。中药包括青黛、川楝子、山豆根、山慈姑等。

药物性肝损害有哪些表现?药物引起肝炎通常会发生在用药后的1~4周,具体表现和其他肝炎大致相同,有以肝细胞损害为主者,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黄、肝区不适等,肝脏肿大伴有压痛,转氨酶升高,血象中嗜酸细胞升高;有以胆汁瘀积为主者,表现为皮肤、巩膜、小便黄染,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严重的药物性肝损害也会引起大片肝坏死,形成重型肝炎,出现严重黄疸、凝血机能障碍等,如诊治不及时,有可能危及生命。

药物性肝损害的应对措施药物性肝病治疗最主要的是立即停用有关药物和可疑药物,轻度药物性肝病多数能短期内康复。对肝功能损害严重或发生肝功能衰竭者,应按肝功能衰竭作积极处理。非特异解毒剂可选用谷胱甘肽或N-乙酰半胱氨酸,肝内胆汁淤积者可慎用糖皮质激素。对肝功能衰竭者应加强支持治疗,给予人工肝支持,必要时作肝移植。

怎样预防药物性肝损害?1、医生和患者都应熟悉所用药物的性能和不良反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肝毒性药物。2、不符合治疗药物的适应症时,千万不能勉强用药,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和使用剂量用药。3、对原有药物过敏史及肝、肾疾病的患者,用药更要谨慎,尽量少用药。4、对必须用药者,尽量选用同类药物中肝毒性较小的药物,或用其他药物代替。非用不可者,可短期或交替使用。5、新药物使用时,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监测各项不良反应。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