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芽生菌病

皮肤外伤可致着色芽生菌病

2009-11-26 www.flnews.com.cn A +

一中年男性农民,一年前下田劳动时不慎致右手腕处外伤,感染后局部出现紫红色斑块。随病程发展,斑块中央愈合,边缘扩展,表面呈疣状,并可见针头大小黑色斑点。曾在当地医院诊疗,未见好转而来求治。经行皮损活组织切片和真菌学检查,确诊为一例着色芽生菌病。  着色芽生菌病常见致病菌为卡氏分枝孢子菌,其次为裴氏着色芽生菌、紧密着色芽生菌、甄氏外瓶霉等,是不同着色真菌侵犯皮肤深部组织所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偶可侵犯脑组织及其他脏器,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常历时数年、数十年不愈。  着色芽生菌病发病与外伤有关,好发于广大农民朋友,致病菌孢子由伤口进入皮肤或黏膜感染而造成损害。可出现小而突起的红斑样丘疹、小结节,无自觉症状,也可呈寻常疣状或脓疱样损害。随病程迁延,病变不断扩大,中央愈合,边缘扩展,其上增厚呈暗红或深灰色,可发生脱屑或呈菜花状,皮损好发于暴露部位,如手腕部及下肢常见。本病有时可因外伤而破溃,并继发感染而发生淋巴管炎。  诊断着色芽生菌病,应根据皮肤外伤史及皮损特点,必要时行皮损活组织切片、真菌学检查确诊。早期应注意与皮肤结核、梅毒、孢子丝菌病等鉴别。  治疗着色芽生菌病,应本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病程长者治疗较困难,局部治疗可予2%冰醋酸或1%氟胞嘧啶软膏等外涂,亦可用电灼、电凝固。对皮损较大者可予手术切除植皮。全身可应用抗真菌药品,如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及噻苯哒唑等治疗。但由于硬化的细胞壁太厚,药物不易透入,而晚期又有瘢痕形成,局部血液循环欠佳,药物不易达到,故本病治疗较为困难。


[][打印]上一篇:特比萘芬治疗着色芽生菌病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