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血管肉瘤

心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临床诊治

2009-11-26 qkzz.net A +

心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临床诊治推荐到首页 □ 《肿瘤防治研究》2007年第07期1/3页123作者单位: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

【关键词】心脏原发性血管肉瘤;手术;诊断;鉴别

1资料与方法病例1男,31岁,咳嗽、胸闷气促1月入院。体温36.5℃,脉博8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60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hr89次/分,律齐,心音较弱,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ucg(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内可见一4.3cm×3.2cm强回声光团,附着于右心房顶部,活动度大,心包腔内可见约1.3cm液性暗区,考虑:右房粘液瘤或心包积液。腹腔b超示肝脾正常,未见腹腔积液。ecg示窦性心律,心电轴轻度左偏。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例0.56。血液分析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诊断:右房粘液瘤。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术中见心包腔中等量血性积液,瘤蒂位于右心房顶部,瘤体充满右心房,呈长条状,暗红色,长约10cm,阻塞三尖瓣。切除肿瘤及受累右心房壁,自体心包片重建右心房壁。术后病检:右心房血管肉瘤,病人恢复不佳,于术后1月死亡。病例2男,52岁,咳嗽、胸闷气促、背痛半月入院。体温36.4℃,脉博6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8/79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肺呼吸音稍减弱,hr68次/分,律齐,心音较弱,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双期~级杂音,性质粗糙。双下肢轻度水肿。患者兄弟姐妹中有多个因畸型而夭折者(具体不详)。ucg示右心房内可见8.3cm×3.5cm强回声光团,附着于右心房侧壁,活动度大,随心动周期自右心房经三尖瓣至右室,心包腔内见约1.7cm液性暗区,考虑:(1)右房粘液瘤;(2)心包积液,见图1。腹腔b超示肝脏增大,肝多发血管瘤,腹腔少量积液。ecg:窦性心动过速,心电轴重度左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例0.55。血液分析示wbc11.9×109/l,n71%,hgb153g/l,plt47×109/l,肝功能示alt267u/l,ast191u/l,tbil100.2μmol/l,dbil15.0μmoll/l,肾功能正常。诊断:右房粘液瘤。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术中见心包腔内中等量血性积液,右心饱满,质地硬,色暗黑或发白,瘤蒂位于右心房游离壁,瘤体充满右心房,呈长条棉絮状,乳白色,经三尖瓣、右心室至主肺动脉,长约15cm。切除肿瘤及受累右心房壁,自体心包片重建右心房壁。术后病检:右心房血管肉瘤,见图2。病人恢复不佳,于术后25天死亡。

2讨论临床表现心脏原发瘤少见,尸检报告为0.0017%~0.033%,心脏血管肉瘤更是罕见,好发于30~50岁男性,多数在右心房,故右心系统的原发瘤恶性可能性大[1]。其发生可能与染色体异常和p53基因突变有关[2],病例2患者兄弟姐妹中有多个因畸型而夭折,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大约66%~89%发生转移,然而首先表现为转移性病变少见[3]。其症状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侵犯的范围,在心肌壁内生长者,最初表现为心律不齐,传导异常,而向心腔内生长者,首先引起心脏血流阻塞症状。心包腔常有血性积液。瘤组织切面多呈紫红色,夹杂灰白或灰黄色斑块。肿瘤外周境界不清,可转移至肺、肝和局部淋巴结。其他症状如弥漫性肺出血引起咯血[4]。本文2例患者咳嗽、胸闷气促为主要临床症状,双下肢水肿,肿瘤位于右心房,以腔内生长为主,瘤体充满右心房,阻塞三尖瓣,心包腔内血性积液,与文献报道一致。但并未发现明显转移性病灶,与文献报道不一致。诊断心脏血管肉瘤无特异性症状,很难早期发现,影像学有助于早期发现,但确诊仍是病理诊断。ucg是早期发现心脏肿瘤首选方法,它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及与心内各结构的关系,但难以全面显示肿瘤向心腔内外扩展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关系。tte(经胸超声心动图)和te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敏感性分别是93%和97%[1]。ct也有助于心脏肿瘤的诊断。mri(磁共振成像)能提供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和累及范围[5],还能提供肿瘤的内部特征,如对肿瘤同源性、异质性、腔隙性、钙化、液化等定性分析,有助于鉴别心脏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多较大,常充盈整个心腔,附着面积大,侵犯多个心腔、心包,甚至心外脏器,有坏死表现等均提示恶性。氟18氟去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成像能提供有关肿瘤的代谢信息,可能有助于早期的外科手术[6]。臧贵明等[7]报道1例右心房血管肉瘤患者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成倍增高,可能对肿瘤的性质确定具有一定意义,有待进一步证实。本文2例术前均行ucg检查,显示右心房内肿块,但并未显示肿物侵及右心室及肺动脉,似心脏粘液瘤,考虑心脏粘液瘤可能性大。可见ucg对心脏血管肉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疑有心脏肿瘤时,应及时行mri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如果ucg发现心脏肿块,则可初步排除冠心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见心脏病,但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血栓血肿的机化:肿物较小,一般直径在1cm以内,常见残留的血栓或血块。增生的内皮细胞异型不明显,核分裂少见,不见病理性核分裂相,不向心肌层浸润。(2)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瘤细胞形成实性细胞巢或短条索状,血管的特征不明显,常形成细胞内管腔,不形成自由交织的血管网。瘤组织图像温和,核分裂相很少见。(3)卡波西(kaposi)肉瘤:以梭形细胞为主,增生的异型血管呈裂隙样,不呈筛网状结构,血管周围纤维化呈洋葱样结构。(4)转移癌或无色素性黑色素瘤:分化差的血管肉瘤需与之鉴别。此时免疫组化很有帮助。cd34(+),因子(+)可以排除转移癌或无色素性黑色素瘤。治疗心脏血管肉瘤与其他肿瘤的治疗一样,应早发现,早手术切除。术中应将侵及的心壁全层切除,范围宜广,必要时用涤纶布修复,以防止复发。术后放疗、免疫治疗可延长生存期,亦可行化疗,常于术后3周开始,但化疗效果难以肯定。有选择性对部分病例给予综合治疗,有望提高生存期。而心脏移植并不能延长生存期。本文2例均有阻塞症状,及时手术切除瘤体及受累右心房壁,阻塞症状解善,但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差,尚未行放疗及化疗,病情逐渐恶化死亡,治疗效果差。预后心脏原发性血管肉瘤平均生存时间为3个月[8]。叶明福等[9]报导1例右心房血管肉瘤术后18个月肿瘤复发死亡。国外一组病例,未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为9个月,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为12~36个月[2]。kamiyoshihara[10]报导1例原发性血管肉瘤生存时间为41个月。本文2例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术后未行放疗和化疗,1例于术后30天死亡,生存期为60余天,1例于术后25天死亡,生存期为40余天,可见心脏原发性血管肉瘤预后报道有一定差别,但总体预后差。结论心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罕见,症状无特异性,很难早期发现。但其多发生在右心房,医生对右心系统的肿瘤应保持高度的恶性肿瘤警惕性。以ucg和mri为主的影像学资料能提供肿瘤的相关信息,为早期诊断提供了参考价值,也为外科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资料。其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白细胞介素2等。本病恶性度高,生存期短,预后很差。

【参考文献】1/3页123评论(0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