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异常血红蛋白病

异常血红蛋白病

2009-11-27 www.clinixoft.com A +

异常血红蛋白病

异常血红蛋白病叶任高:《内科学・第六版》大多数异常血红蛋白病系一种珠蛋白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替代所致。少数可发生氨基酸缺失、链延伸、链融合或2-3个氨基酸替代。迄今已发现500多种异常血红蛋白,但多数异常血红蛋白已有70余种,分布于几十个民族中,但仅1/5的异常血红蛋白有生理功能改变,并产生症状。原有数据库资料及叶任高:《内科学・第六版》(一)镰状细胞贫血:患儿出生半岁后易有手和足疼痛肿胀,年长儿诉腹痛、关节和骨骼痛等均因小血管栓塞所致。婴儿有苍白、黄疸和肝脾肿大,年龄增长后有慢性贫血。脾脏由于梗塞后纤维化而转向缩小。年长儿体格可呈四肢过长,躯干短,颅形突起的所谓"镰状细胞贫血体形"。易有下肢溃疡,叶酸缺乏性贫血等合并症,并易感染而引起死亡。本病的杂合子患者称血红蛋白S特征,无症状,于高空飞行或缺氧条件下,可出现红细胞镰变,并表现小血管栓塞所致的症状。(二)血红蛋白E病:系血红蛋白E纯合子疾患。血红蛋白E是β肽链第26位谷氨酸被赖氨酸所替代。这一氨基酸的替代并不影响血红蛋白正常生理功能,故无明显临床表现。血红蛋白E病的症状轻,病人易疲乏,脾脏轻度肿大,血红蛋白偏低,红细胞不减少,有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特点。靶形细胞较多见,平均15%-20%。(三)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临床表现为间歇出现轻度甚至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并有血红蛋白尿。部分病例与G6PD缺陷类似,可因服用氧化剂药物而加重;另一部分病例可无症状。(四)血红蛋白M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纯合子者不能存活,杂合子生后出现症状(如为β肽链异常约于3个月后出现症状),表现为紫绀持续不退,但不出现杵状指(趾),亦无心肺异常体征。紫绀轻重随患儿血中血红蛋白M的含量高低而定。(五)氧亲和力异常的血红蛋白病:当珠蛋白异常影响血红蛋白分子的四级结构时,异常血红蛋白的氧亲和力可比HbA增高4-6倍,氧解离由红左移。重者可引起组织缺氧和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但白细胞和血小板均不增多,家族中有同样疾病的患者,可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相区别。(六)其他:尚有HbC、HbD-Punjab、HbConstantSpring等。这些异常血红蛋白的纯合子状态均可发生轻度溶血性贫血和脾大,但杂合子状态不发生贫血。原有数据库资料(一)镰状细胞贫血:病人血液用Romanovsky染色血片,可发现镰刀形细胞。血红蛋白S杂合子则无此特征,如应用重亚硫酸钠(sodiummetabisulfite)作镰变试验,可现镰变细胞。溶解度试验降低。血红蛋白电泳,纯合子患者HbS高达95%以上,杂合子患者为HbS+HbA。(二)血红蛋白E病:电泳可检查出HbE,高达95%-98%,抗碱血红蛋白可高达5%。血红蛋白E特征无症状,血液学检查无异常,血红蛋白电泳检查有HbE+HbA。(三)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实验室检查,热不稳定试验和异丙醇试验(isopropanoltest)阳性。于溶血期或脾摘除后可发现珠蛋白变性小体。血红蛋白电泳检查:部分可见特殊区带,另一部分不易检出,须作较复杂的肽链分析才可确诊。(四)血红蛋白M可用分光镜作分光分析进行测定,亦可将血红蛋白M用高铁氰化钾处理后用pH7.0皂粉胶电泳进行检查。原有数据库资料(一)一般有pH8.6异常血红蛋白区带。(二)不同类型异常血红蛋白特性与功能检查(必要的诊断条件)。1.不稳定血红蛋白:(1)热不稳定试验及异丙醇试验阳性;(2)可有不稳定变性珠蛋白小体;(3)可有贫血、红细胞大小不均,中心浅染。2.氧亲合性异常血红蛋白:(1)氧亲合性增加;氧解离曲线左移,可伴有红细胞增多及发绀。(2)氧亲合性减少;氧解离曲线右移,可出现贫血。3.镰状细胞贫血:镰变试验阳性。4.高铁血红蛋白:①高铁血红蛋白增高;②可出现紫绀;③异常血红蛋白吸收光谱。5.无临床表现型:只有异常血红蛋白区带。(三)遗传:1.纯合体:双亲均为杂合体。2.杂合体:双亲之一为杂合体。(四)有条件可做等电聚焦分离异常成分,做肽链分析及一级结构分析。原有数据库资料血红蛋白E病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的双重杂合子,又称血红蛋白E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类似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应加以鉴别。血红蛋白E病又可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结合(血红蛋白E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成为血红蛋E与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或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基因结合等双重杂合子,后一种应注意与血红蛋白H病鉴别。血红蛋白M病:新生儿出现紫绀者亦可见于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应加以鉴别。原有数据库资料(一)镰状细胞贫血:骨髓类巨幼变时用叶酸治疗。注意防止感染,严重发作时应供氧和补液。仅于血红蛋白降低至危急状态时才给输血,近代试用尿素和氰制剂以图控制镰变,但效果未能确定。可试用γ基因活化剂羟其脲治疗,部分病例症状能得到改善。骨髓移植亦有治疗成功报道。(二)血红蛋白E病和血红蛋白E特征患者不需治疗,血红蛋白E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血红蛋白E与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和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的双重杂合子之治疗见"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条。(三)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治疗应注意避免氧化性药物,重症可作脾摘除,但部分病例疗效不明显。(四)血红蛋白M病:本病目前尚缺乏治疗方法,但预后尚良好。1.原有数据库资料2.叶任高:《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P585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