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药疹

id="lblTitle">药疹

2009-11-27 www.cn5135.com A +

药疹又叫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不同途径,如:内服、注射、吸入或者使用栓剂等,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发生的反应,严重的可损害身体其它器官。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就是说药物在起到治病的效用时,也会产生副作用或不良反应,而药疹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药疹的发生与机体对药物的变态反应、炎症介质(如:组胺、花生四烯酸等)释放、药物过量或蓄积、光变态反应等有一定关系。

一般来说,药疹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用药多在4-20天内发生;再次用药,则常在24小时内发生;严重的药疹,如: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性药疹等,潜伏期稍长,一般在20天以上。

临床表现

任何一种药物都可能引起药疹,只是个体差异不同、条件不同,表现也不尽相同。

1、最常见的药疹是固定型药疹。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圆形红斑,1周左右消退,再服此类药,会在该处再次发疹,病变多发生在口唇、口周、龟头、肛门等处。

2、较常见的有荨麻疹样、麻疹样、猩红热样、湿疹样、多形红斑样药疹。表现为散在或密集的红色丘疹、疱疹、风团、面部及四肢肿胀等,病损常融合成片,遍布全身,有的会对称分布于四肢、躯干、口唇,有痛痒感。停药后1~2周病情好转,再服用同类药物,又可引发同样药疹。

3、瘀斑、紫癜样药疹,此种类型是由于药物引起了变态反应而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毛细血管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破裂,产生瘀点、瘀斑、紫癜。重者四肢躯干均可累及,甚至有粘膜出血、贫血等。

4、较严重的大疱性表皮松解样、剥脱性皮炎样以及重症多形红斑样药疹。这几种类型不仅起病急骤,出现弥漫红色斑片样疹,随即转为大小不等的水疱,稍一搓拉即脱皮成糜烂面,或大面积表皮坏死、脱落。全身皮肤脱屑,手脚呈手套或袜套样剥脱,乃至头发、指(趾)甲脱落等。且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如:高热、寒战、疲乏、咽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甚至氮质血症等而死亡。

5、特殊情况的药疹。如面部及胸背部出现的痤疮样药疹;脸上的黄褐斑、色素沉着;红斑狼疮样反应;日光或紫外线照射于曝露部位引起药疹等。

诊断
药疹的诊断可依据:患者有明确的服药史,4—10天左右,皮疹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及荨麻疹外,多对称分布并进展较快,2--4日遍布全身,皮疹与猩红热或麻疹等传染病相似。

如果同时服用两种以上药物,较难判定哪种是致敏药物。应根据过去服药史、有无药疹史、发疹类型与常由何种药物引起的来加以分析。

目前也可采用以下试验方法确定致敏药物

1、体内试验,如:皮肤试验、激发试验。
此两种方法都是用较少量的同类药品刺激机体发生致敏反应,或者再发疹。较适用于轻型药疹,对高度药物敏感史者禁用。且为了预防试验时发生严重全身反应(过敏性休克),应在试验前准备肾上腺素及氧气等抢救药品及设备。

2、体外试验有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琼脂弥散试验、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皮肤窗试验等。但这些试验结果尚不稳定,目前多用于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研究,对其它药物尚少报导。

治疗
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近似药物,因为交叉致敏,同样产生药疹。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加速致敏药物的排出。

1、轻型药疹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迅速消退。一般给予抗组胺剂如扑尔敏、息斯敏、赛庚啶等,以及维生素C等。必要时口服强地松(30~60毫克/天),待皮疹消退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局部有糜烂及渗液的,可用3%硼酸水、0.1%利凡诺湿敷,同时保持清洁、干燥。

2、重型药疹,如全身剥脱性皮炎样、重症多形红斑、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等,应及时抢救,加强护理,注意病室温暖、清洁,严防继发感染及交叉过敏发生。加强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若合并感染,应酌情选用与致敏药物不相似的抗生素。

及早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静脉滴注。待体温下降,皮疹颜色变淡,无新疹发生,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或改为口服。若为重金属药物引起的药疹,应及早使用络合剂,如二巯基丙醇或二巯基丁二酸钠。

破溃创面应使用无刺激、有保护性和有一定收敛、消炎作用的药物。如:可暴露于温度适宜而干燥的红外线灯罩下,外用0.2%硝酸银液、紫草油或用含地塞米松和有效抗生素的气溶胶喷洒等。

预防及预后
1、药物过敏者完全脱敏后,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要时时记住自己对哪种药物过敏,以后不管在哪里就诊或自我用药,都要避免再次使用这种药物;如实在需要用,必须再次做过敏试验,或做脱敏注射,并在医院进行观察。
  
2、药疹早期如能及时停用致敏药并采取积极措施,多数预后良好,切忌在出现过敏反应后仍继续用药。有明显家庭史及个人过敏史者,在就医时应向医生讲明,以便在使用药物时慎重选择,避免再一次出现药疹。

常见易发生药疹的药物
1、抗生素类,如: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
2、磺胺类,如:磺胺嘧啶、磺胺吡啶等。
3、解热、镇痛类,如:阿斯匹林、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等。
4、催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如:鲁米那、眠尔通、苯妥英钠等。
5、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如:破伤风抗毒素、蛇毒免疫血清,狂犬病疫苗等。
6、中药,如:葛根、天花粉、板蓝根、大青叶、穿心莲、丹参、毛冬青、益母草、青蒿、防风等;还有六神丸、云南白药、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等。

分享

药疹&url=http://m.jb.9939.com/article/2009/1127/171126.shtml&pic=" data-url='http://m.jb.9939.com/article/2009/1127/171126.shtml' data-text="id="lblTitle">药疹">

新浪微博

药疹">

微信好友

药疹">

朋友圈

药疹" >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