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新生儿低血糖症与高血糖症

新生儿低血糖症51例临床分析

2009-11-27 journal.shouxi.net A +

新生儿低血糖症51例临床分析首席医学网2004年07月24日16:02:00Satur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董建路刘英雪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

【关键词】血糖症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1010例新生儿于入院时进行血糖筛查。结果低血糖51例,总发生率为5.1%,其中早产儿为17.4%,低出生体重儿为17.2%,巨大儿为27.7%,均显著高于足月正常体重儿的2.2%。新生儿窒息易引起低血糖。在低血糖治疗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较足月正常体重儿更易发生一过性高血糖。结论对凡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窒息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严密监测血糖,并尽早喂养或鼻饲。在治疗过程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血糖恢复正常后应减慢葡萄糖输注速度或给5%葡萄糖液,以避免发生高血糖。

关键词低血糖症高危因素新生儿

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因而常被忽视,如低血糖未及时被发现与处理,可造成广泛的脑损害,导致智力发育不全等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必须积极防治。我科于1996年1月~2003年9月,共收治新生儿1010例,其中低血糖5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51例均在儿科住院,其中男23例,女28例;早产儿32例,胎龄30~41周;出生体重<2500g20例,(其中2例<1500g,10例足月儿),2500~4000g18例,≥4000g8例,诊断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1]。新生儿合并轻度窒息11例,重度窒息4例(窒息占病儿数29.4%,其中早产儿3例,低出生体重儿6例),高胆红素血症7例,红细胞增多症1例,肺透明膜病及硬肿症各1例。母亲合并妊高征4例,糖尿病3例,低血糖2例。临床症状纳差35例,反应低下21例,肌张力低下15例,激惹4例,震颤4例,凝视2例,惊厥3例,呼吸暂停2例,青紫12例,无症状9例。

1.2诊断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每天早晨空腹静脉血糖,微量血糖仪作血糖筛查及动态监测(足跟取血,每1~3h1次,至血糖正常)。

1.3治疗对有明显低血糖症状者,给25%葡萄糖液(早产儿10%葡萄糖液2~4ml/kg,速度以1ml/min静脉注射1次,继以10%葡萄糖液5~8mg/(kg・min)微量输液泵输注,无症状者给10%葡萄糖液8~10mg/(kg・min)微量输液泵输注,每1~3h微量血糖监测1次,同开始喂奶或10%葡萄糖液,不能进食或进食少者给予鼻饲,上述处理血糖仍不稳定者,给氢化可的松5mg/(kg・d)至血糖正常48h后停用。

1.4统计学处理两样本率的比较用X2检验。

2.1低血糖与胎龄体重关系早产儿低血糖19例,发生率为17.4%;足月儿低血糖32例,发生率为3.6%,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36.23,P<0.01)。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20例,发生率为17.2%;巨大儿低血糖8例,发生率为27.7%;正常出生体重儿低血糖8例,发生率为2.2%,前两者与后者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6.38,P<0.01;X2=46.22,P<0.01)。

2.2治疗结果经上述治疗后,36例24h内血糖恢复正常,12例在48h恢复正常,3例在治疗48h后血糖有反复,经用氢化可的松后1~2d内血糖恢复正常,有1例死于其它疾病。在治疗3~5d时有10例出现一过性高血糖(≥7mmol/L),改用5%葡萄糖液或减慢静脉葡萄糖输入速度,24h后血糖恢复正常。高血糖发生情况:足月3例,发生率9.4%;早产儿7例,发生率36.8%,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4.13,P<0.05)。低出生体重儿一过性高血糖9例,发生率36.0%;正常出生体重儿1例,发生率5.6%,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4.08,P<0.05)。

新生儿体内糖原主要是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孕近37周时肝糖原贮量才迅速增加。本组资料中早产儿与低出生体重儿特别是足月小样儿低血糖的发生率较足月儿及正常出生体重儿,肝糖原贮量不足,低出生体重儿,特别是足月小样儿亦难以积贮充足的糖原,且糖原异生和分解功能均差,加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生活能力低,摄入热量不足,糖原和产热的棕色脂肪易被耗竭而发生低血糖[2,3]。巨大儿特别是糖尿病母亲所生儿,由于胰岛细胞处于分泌亢进状态,体内胰岛素过多,因而低血糖发生率也较足月儿为高[1,3]。本组低血糖病儿中有15例存在程度不等的窒息,由于窒息时严重缺氧,糖原无氧酵解加剧使糖的消耗增加,加之病儿进食减少,消化吸收功能弱,更易发生低血糖[3]。

新生儿低血糖多无明显症状(本组有9例),而且常常被新生儿本身其它疾病所掩盖。本组病儿除纳差、反应低下等一般症状外,最明显的症状为青紫,其发生率为23.5%,因此对新生儿脑代谢的唯一能源,其脑组织贮存糖少,而对糖的需要量又大,如低血糖时间过长或血糖太低,可影响脑细胞代谢和发育,造成脑损害,甚至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必须对所有可能发生低血糖的病儿做动态血糖监测,尽早喂养,一旦低血糖被发现,不论有无症状,应立即给予补充葡萄糖等治疗,尽快使血糖恢复正常。

本组有10例病儿治疗3~5天时出现一过性高血糖,主要为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新生儿血糖调节能力不成熟,特别是早产儿、小样儿胰岛β细胞功能不完善,对输入葡萄糖反应不灵敏和胰岛素活性较差,在治疗中易发生高血糖[1]。因此,必须控制好输注葡萄糖的浓度与速度,尽量少用25%葡萄糖液,注意血糖监测,一旦发现高血糖,即减慢葡萄糖速度,或给予5%葡萄糖液。如血糖稳定且进食好,尽早停用静脉补充葡萄糖,避免高血糖诱发颅内出血。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

2陈昌辉,李良忠,马风鸣,等.早期新生儿糖脂蛋白代谢特点.临床儿科杂志,1995,13:338.

3徐琦新.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与防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109.

作者单位:050011石家庄铁路中心医院儿科

(收稿日期:2004-02-15)

(编辑黄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