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的的内镜诊断价值

2009-11-29 www.endoscopy.com.cn A +

食管裂孔疝的的内镜诊断价值日期:2006-03-17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点击:958探讨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诊断价值关键字:内镜
  目前,在国外用内镜诊断食管裂孔疝已成为内镜检查常规,但在我国尚未安全开展,对其诊断价值评价不一。现就67例经内镜、X线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内镜对滑脱型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胃镜诊断食管裂孔疝患者67例,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22~75岁,平均49.7岁,临床症状表现:烧心、反酸52例(77.6%),胸骨后疼痛45例(67.2%),咽下不适43例(64.2%),嗳气29例(43.3%),恶心呕吐28例(41.8%),上消化道出血3例(4.5%),无症状7例(10.4%),合并两种症状者52例(77.6%)。平卧位、翻身、蹲下、咳嗽、饱食后加重,站立、半卧位、散步、呕吐后缓解。

  1.2X线造影检查67例患者中,45例做了X线吞钡检查,诊断食管裂孔疝40例(88.9%),其表现为膈上见到胃粘膜纹或见到可回复的胃疝囊。其余报告为慢性胃炎2例,食管炎2例,无异常发现1例。

  1.3胃镜表现胃镜下见贲门口扩大、松弛(在静息状态下),呈开放状态48例(71.6%);胃底变浅,His变钝、重症者His角消失43例(64.2%),齿状线上移67例(100%);齿状线距门齿均≤38cm,上移至膈食管裂孔环压迹之上切≥3cm;胃粘膜逆行疝入食管腔者39例(58.2%);合并反流性食管炎52例(77.6%)。以上均以食管下段炎症表现为重,胃镜下见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出血及白斑表现。

  1.4病理活检本组36例行病理检查,其中,慢性炎症34例(57.4%);不典型增生7例(10.4%);真菌感染1例(1.5%);Barrett食管2例(3%)。

2.讨论

  食管裂孔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食管裂孔松弛、增宽,腹内压力增高,以至腹腔内器官疝入胸腔所致[1]。以往认为X线造影是确诊的主要手段,而忽视了胃镜对该病的诊断,近年来随着内镜性能的逐渐完善、检查技术逐渐提高,内镜对食管裂孔疝能作出可靠的诊断[2]。2000~2003年我院行胃镜检查6457例患者,镜下诊断食管裂孔疝67例。67例患者中有45例进行了X线钡餐,镜下确诊与X线造影确诊符合率达88.9%。由此表明内镜诊断食管裂孔疝的重要价值,应将内镜诊断食管裂孔疝列为常规检查,且内镜诊断食管裂孔疝较X线造影等其他检查在疾病的分析、病理诊断,对其他部分并发症的诊断都具有重要价值,是其他检查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近3年来我院行胃镜检查6457例患者,镜下诊断食管裂孔疝67例,占胃镜检查总数的1%左右,诊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内镜下食管裂孔疝确诊主要依据为:(1)齿状线上移;(2)食管裂孔压迹至齿状线的间距,在正常情况下,卧位时齿状线就在膈裂孔(食管裂孔)压迹处或其水平之下,当有食管裂孔疝时,随呼吸运动开闭的食管裂孔压迹仍在原位,而齿状线位置则上移,这两者这间形成一袋状的疝囊;(3)His角变钝或拉直,胃底变形或消失,胃囊的上移主要是膨松,胃底上移,因此将His角牵拉甚至拉直,而使胃底变浅或消失;(4)贲门扩大或松弛,在内镜下,应用反转观察法较容易观察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食管裂孔增宽,膈食管膜和食管周围韧带常松弛,逐渐失去了固定食管下段和贲门的作用;(5)食管腔内有胃粘膜的逆行疝入,这是应用内镜诊断食管裂孔疝的确凿证据。

  本组67例食管裂孔疝有60例并发食管炎。食管炎是食管裂孔疝的主要并发症,在内镜下能清楚地观察到食管粘膜的充血、糜烂、溃疡、瘢痕等表现,以及有无Barrett食管。有文献报道[3],在临床上常观察到中至重度反流性食管炎伴有食管裂孔疝。因此,在内镜下观察上述表现同时,要仔细观察有无食管裂孔疝存在,从而可提高对食管裂孔疝的内镜诊断。


参考文献

1张方,董荣芬,陈长春.胃镜下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实用医学杂志,2003,19:4.

2王其彰.胃食管返流病变.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5-107.

3龚元丽,刘宾.食管裂孔疝的内镜诊断.中华内科杂志,1997,3:363.



加入MedChina网摘作者:易明兰刘开华郑东萍=评论=暂无评论...发表评论:发表人:内 容:验证码:7937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