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嗜酸性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并急性肠坏死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2009-11-30 www.39kf.com A +

本文报告1例罕见而又典型白血病合并急性肠坏死病例,经过及时正确处理后,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在此加以总结,指出经验教训,以引起临床关注

患者,男,45岁,1年9/L,嗜酸性粒细胞5.6×109/L;腹部立位X线片示:小肠积气未见液平。B超、CT检查未见异常。内科请我科会诊,我科以“腹痛待查”转入,行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液及抗感染治疗,在观察期间患者腹痛逐渐加重,仍呈持续性胀痛;并出现发热38.5℃,但患者腹膜炎体征仍不明显;肠鸣音减弱。追问病史近3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又称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白血病)临床罕见,目前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阐明;预后多不良;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多出现心血管、皮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消化道并发症极少见[1~3]。本病例合并回肠节段性坏死并肠梗阻,以往文献未见报道。而手术治疗才能解除梗阻;但前者起病慢,病史较长,症状体征不明显,往往要在48~72h后逐步表现出来,甚至出现肠坏死时腹膜炎体征仍不明显。早期腹部X线立位片无阳性发现。呈现出起病慢,症状体征不明显而病情重等特点。而血运性绞窄性肠梗阻和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多起病较急,病程短,多有较剧烈的腹痛甚至呈绞痛,腹膜炎体征多较明显,腹透及腹部X线立位片多能见到液平[4];以上几点可供鉴别。诊断性腹腔穿刺是很重要的检查手段,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治疗上应严密观察患者腹部情况,当可疑肠坏死时须立即行手术治疗,不应等待。并发症治愈后,再继续行规范地降嗜酸性粒细胞治疗。至于嗜酸性粒细胞怎样浸润至肠壁引起肠坏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据文献报道[3]:动物实验表明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时释放的基本蛋白质,在低浓度时会损害许多哺乳动物的靶细胞及靶器官。据此推测可能是大量嗜酸性粒细胞随血运浸润至肠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时会释放大量的基本蛋白质,这些基本蛋白质损害肠壁细胞,进而导致肠壁细胞广泛坏死,从而引起肠壁呈节段性坏死改变。

值得吸取的教训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疾病,属于血液科疾病范畴,在血液科中也不多见;对于非血液科

1邓家栋.临床血液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55-556.

2郁知非,沈迪.现代血液病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1-52.

3丁训杰,沈迪,林宝爵,等.实用血液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44-146.

4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67-1074.

作者单位:152820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外科

2广东省广州市中医院外科

分享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