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银杏叶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2009-11-30 www.verylib.com A +

文章内容: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4).3213.银杏叶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朱凯(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78例(92眼)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能量合剂,血管扩张剂,营养神经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蛄果治疗组视力和视野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蛄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明确疗效.[关键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力;视野[中图分类号]774.6[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8849(2005)24―3213―02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严重损害视功能.2001--2004年,本院采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38例(44眼),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上述时期本院共收治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78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视力下降;②视盘水肿;③视野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缺损;④检查有视盘荧光充盈延迟,缺损或低荧光.所有病例均排除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头颅或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病程均不超过2个月.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男22例(26眼),女16例(18眼);年龄40~67岁,平均52岁;视力光感~0.4.对照组男26例(30眼),女14例(18眼);年龄42~70岁,平均53岁;视力光感~0.3.2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治疗方法2组均应用能量合剂和血管扩张剂,口服或肌注营养神经类药物,酌情使用降眼压药物,有全身疾病者由内科配合治疗,无全身疾病者应用激素.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注射液0加生理盐水250静滴,每天1次,15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1.3疗效评定标准①视力2:裸眼视力由光感增加至0.1以上或由原0.1以下增加至0.2以上,或原为0.2治疗后视力增加3行以上为显效;以光感,手动,数指和0.02,0.04,0.06,0.08为级差,视力增进2级或以视力在0.1以上增进2行为有效;治疗后视力无改变,或虽有提高,但视力达不到有效标准为无效.②视野3:视野基本恢复正常或视野缺损在10.以内为显效,视野缺损缩小5.以上但未达到显效标准为有效,视野缺损缩小5.以下或无变化为无效.1.4统计学处理采用检验.2结果2.12组疗效比较①视力:治疗组显效22眼,有效16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86%;对照组显效10眼,有效23眼,无效15眼,总有效率69%,2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0.05).②视野:治疗组显效18眼,有效21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89%;对照组显效12眼,有效19眼,无效17眼,总有效率65%.2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0.05).2.2不良反应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3讨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供应视神经筛板前和筛板部的后睫状动脉或供应视盘表面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障碍,或由供应眶内段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颅内段的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发生障碍所致的视神经急性缺血缺氧性疾病4.多数学者认为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高黏血症及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有关5,其中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常规治疗是以控制与之相关的全身性疾病为主,其次运用大量血管扩张剂和神经营养药物等.可应用皮质类固醇以减轻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的渗出和水肿,但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的树叶,主要含有黄酮苷和特有的萜烯6.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内酯是一种很强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其对受体具有高度专属性阻断作用,可浓度依赖性抑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银杏叶提取物还具有改善血黏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功效;还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抗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由缺血后再灌注产生的氧自由基,改善血液循环和灌注,增加视神经的血液供应,恢复受损的视神经功能.同时在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相关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高黏血症及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银杏叶提取物有明确的疗效7.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对视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在视力和视野上,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为视力和视野.本研究结果显示,银杏叶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仍未达到理想效果,这与视神经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时间短有关,因此在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3214?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4)半夏泻心汤治疗疣状胃炎30例疗效观察管日军(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江苏阜宁224400)[关键词]半夏泻心汤;疣状胃炎;法莫替丁[中图分类号]573.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8849(2005)24―3214―01疣状胃炎又称痘疮性胃炎或慢性糜烂性胃炎….由于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临床上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2003年2月一204年10月,笔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本院门诊疣状胃炎患者60例,均有频发性或持续性胃脘部疼痛,尤以餐后为甚,嗳气腹胀或吞酸嘈杂;胃镜检查均在胃窦部见不同程度的散在疣状隆起,多数隆起的中央有凹陷性糜烂,病理提示为黏膜糜烂性胃炎伴腺上皮增生或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0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0,平均6.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20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8,平均6.5.2组患者一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0.05).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半夏12,黄芩10,干姜6,黄连3,党参10,甘草6大枣4枚.热象明显者黄连倍量,寒象明显者加吴茱萸,兼阴虚者加乌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