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脾破裂

脾破裂的影像学表现

2009-11-30 www.studa.net A +

【摘要】目的:通过外伤性脾破裂CT、DSA影像表现,探讨诊断脾破裂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方法:57例脾破裂均行CT、DSA检查,并作介入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及随访复查。结果:CT在脾实质的裂伤、脾内血肿、脾包膜下血肿、脾包膜破裂及腹内脏器合并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尤其在脾局限性裂伤的显示上明显优越于DSA,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DSA在脾实质内小片挫伤,尤其是弥漫性小片脾实质挫伤、脾内动脉瘤的部位和形态、介入治疗后栓塞部位的显示较CT更具优势,在脾内小片状挫伤的显示上优于CT,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CT与DSA在诊断中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在CT确诊脾破裂后,患者生命体征较稳定时,尽量考虑作DSA检查,为可能的介入性栓塞治疗创造条件,降低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关键词】脾破裂;影像;介入;动脉栓塞;CT

  脾破裂近年来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方面已有部分报道,本研究对我院7年间57例外伤性脾破裂CT、DSA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7例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23岁~49岁,平均年龄36岁。外伤原因:车祸伤12例,跌伤15例,撞伤9例,拳击伤9例,坠下伤12例。57例中24例为多发伤,主要临床表现有左上腹疼痛54例,腹胀47例,恶心、呕吐17例,昏迷3例;体征有面色苍白57例,脾区压痛、反跳痛52例,腹肌紧张23例,腹膨隆、肠鸣音减弱34例,移动性浊音16例,腹腔穿刺27例抽到不凝血。

  1.2检查方法CT采用美国GE公司PROSPEED16机器扫描,以5mm~10mm层厚重建,扫描速度3.0s~0.5s不等,DSA采用美国GE公司LCE+数字减影机,经股动脉插管并置管于脾动脉,摄取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摄片总时段为20s~22s,造影剂注入速度为3ml/s,总量20ml~30ml。栓塞物采用明胶海绵或碎粒。57例均于伤后0.5h~24h内行CT检查,全部病例均作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于CT扫描确诊脾破裂后,即行DSA造影及脾动脉部分性栓塞治疗,于造影后采用明胶海绵条或碎粒进行脾动脉内栓塞,栓塞体积为30%~90%不等。

  1.3采用的脾破裂分级方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脾脏外伤学组的分级标准1级: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手术所见脾裂伤长度<5cm,深度<1cm;2级:脾破裂总长度>5cm,深度>1cm,但脾门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损;3级:脾破裂伤及脾门或脾脏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损;4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干受损。

  2.1CT表现57例中23例CT显示脾实质单发或多发不规则低密度出血灶,增强后不强化;34例显示脾包膜低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出血,其中22例为脾实质与包膜下混合出血及包膜破裂;2例出现脾区5mm~17mm动脉瘤样改变。39例检及腹腔内少至中等量积血,大部积血于肝脾周围及脾肾间隙。全部病例均于动脉栓塞后7d~10d及30d~40d复查CT:7d~10d复查示脾内大小不等梗死灶,梗死区体积大于破裂出血时的范围,脾脏肿大,边界清,梗死区无强化;30d~40d复查梗死区不同程度缩小,脾脏较栓塞后10d有缩小。

  2.2DSA表现动脉期脾内损伤破裂处血管减少、分散、包绕;局部出血量较大的可见破裂处不规则造影剂渗出;出血量稍小者示脾内血管分支周围小片状模糊渗出。实质期损伤部位染色差,包膜下出血示脾膈或脾肋间隙不同程度增宽,并于栓塞后造影示脾血流量减少,脾内出血区不显示。57例中有11例第一次栓塞部位不准确而补栓,13例显示栓塞部位和体积过大,达60%以上。4例动脉瘤均被完全栓塞,重复造影不显示。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