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皮肌炎

肌肉损害:约70%患者首先出现无力、肌痛

2009-11-30 www.wjyxyfy.net A +

鼻咽癌伴发皮肌炎1例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刘平张淑香

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肌肉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各年龄均可发病,但多累及40-60岁,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1:2。我科曾遇1例鼻咽癌伴发皮肌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涕中带血2个月,右耳闷10天余入院。入院查体:鼻咽顶及咽隐窝有结节样新生物,色红,表面凹凸不平,有灰白色伪膜附着,触之易出血。右侧咽鼓管咽口受压,双侧咽鼓管咽口黏膜水肿。鼻咽部取活检,病理结果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入院后先行双耳鼓膜切开置管,随后行直线加速器外照射治疗及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放疗后行化疗。出院后约1月患者出现面部肿胀,四肢近端肌群无力、疼痛。其后出现饮食呛咳,伴咽干、异物感,进食差,声音嘶哑,痰液不易咳出再次入院。查体:双上眼睑紫红色水肿性红斑,面颊部对称性红斑,前胸V字区也可见红斑。周身肌肉酸痛无力以四肢近端肌肉为重,双上臂肌肉压痛。下蹲、起立、上楼、举物抬臂等困难,握力下降。声嘶,声音低微。舌质淡红,口底可见点状溃疡。双侧软腭及悬雍垂水肿,双侧披裂及勺会厌襞黏膜水肿,挤压梨状窝。双侧声带边缘可见白色角化样物附着,声带动度可,闭合差。实验室检查:S-A自身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及补体C3均较正常值偏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血清酶增加。并取右上臂三角肌送病检,结果为:部分肌纤维肿胀,横纹消失,可见空泡样改变,肌纤维间血管周围偶见淋巴细胞。考虑肌炎。给予患者160毫克甲强龙,每天1次,2天后减量为80毫克,每天1次。5天后改为强的松片60毫克,每天1次,3周后减量为50毫克,每天1次。患者出院后继续门诊治疗,并建议高蛋白饮食,同时给予补钙治疗。治疗期间患者肌力明显提高,进食改善。面部及眼周皮疹减轻。

2讨论恶性肿瘤除转移性皮肤特异性损害外,还可发生非特异性皮肤损害如紫瘢、荨麻疹、皮肤异色病、多形红斑、红斑性狼疮、带状疱疹、顽固性瘙痒、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其中皮肌炎与鼻咽癌关系尤密切,被认为是鼻咽癌的一种伴瘤综合征。故对皮肌炎病人有必要进行仔细的全身检查,以求发现隐藏的恶性肿瘤。

不同地区发生率不同,欧美、远东地区皮肌炎患者恶性肿瘤伴发率为6.7%-34.3%,发生肿瘤中鼻咽癌居第7位。我国皮肌炎患者恶性肿瘤伴发率为20.36%,在伴发的恶性肿瘤中鼻咽癌居第一位。国内一组351例报告,皮肌炎先于恶性肿瘤之前发生占62.39%,间隔1个月-8年,平均12.67个月(其中77.63%发生在皮肌炎发病后1年内);恶性肿瘤先于皮肌炎之前发生占26.5%,间隔1个月-5年,平均15.37个月,恶性肿瘤与皮肌炎同时发生占11.11%。本例患者即是恶性肿瘤先于皮肌炎之前发生。

目前,多主张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皮肌炎时,症状改善后应小量维持多年。伴发鼻咽癌者,除应用激素外应予全量放疗。部分患者恶性肿瘤有效控制后皮肌炎可获缓解。该患者发现鼻咽癌后即行放射治疗,伴发皮肌炎入院后行鼻内窥镜检查鼻咽部黏膜光滑,未见明显新生物。

中山医大46例治疗结果示,强的松治疗1个月后+放疗、放疗与强的松同时进行及单纯放疗3组,其放疗结束时鼻咽病灶全消及好转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但皮肌炎全消及好转率,以先用强的松治疗后放疗最好,单纯放疗最差。由此认为对鼻咽癌治疗可影响皮肌炎,而鼻咽癌的预后和生存率不受皮肌炎影响。建议在本病放疗后的病人应加强免疫治疗可降低复发和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