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膜迷路积水

舒血宁治疗眩晕100例近期疗效观察

2009-12-01 journal.shouxi.net A +

舒血宁治疗眩晕100例近期疗效观察首席医学网2009年08月14日20:22:07Fri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李智,王建林,段兆聪作者单位:679100云南,腾冲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

【摘要】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92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用舒血宁15~20ml静滴,对照组(92例)用倍他司汀20~30mg静滴,滴注时间40~60min。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并观察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及24h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眩晕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见。

【关键词】舒血宁倍他司汀眩晕膜迷路积水

  眩晕是平衡系统(包括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其中主要是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的常见临床综合征,位列门诊常见病第二或第三位[1],急性发作时也是急诊科常见急症。其多为旋转性,也可表现为摇晃、升降、漂浮或倾倒感,多伴有恶心、呕吐,且症状在睁眼、转头时加重,闭目静卧时减轻。导致前庭及其中枢联系功能发生紊乱的病变较多,常见者为梅尼埃病、血管性眩晕、内耳炎症、急性中毒、头颅外伤等。由于导致眩晕的病因较多,故其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为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简单迅速,但难于根治,而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虽大部分可根治,但又存在疗程长、有痛苦、有创伤及并发症、治疗费用高、基层地区难开展等问题,多数患者难于接受。故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特别是急性发作者,均首选药物治疗。视病因不同,药物治疗的种类也多种多样,疗效差异也较大,目前多选用前庭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抗胆碱药、血管扩张药、利尿脱水药等。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舒血宁(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各种原因所致眩晕均有较好疗效,特别是近期疗效显著,并与传统抗眩晕药倍他司汀作对照,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所选病例为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在我科就诊患者,共192例,均符合眩晕诊断标准,发病持续时间大于30min、小于24h。除外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小于30min及超过24h者、1周内有过反复发作者、头颅外伤有明显器质性脑、耳损伤者。

  1.2一般资料192例患者经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男41例,女59例;年龄15~78岁,平均(46±3.7)岁;病程30min~20h,平均(6.2±1.2)h;其中考虑梅尼埃病29例,血管性眩晕24例,内耳炎症8例,急性中毒9例,头颅外伤12例,不明病因者18例。对照组92例,男38例,女54例;年龄17~75岁,平均(45.3±4.2)岁;病程30min~22h,平均(6.8±1.5)h;其中考虑梅尼埃病26例,血管性眩晕25例,内耳炎症6例,急性中毒10例,头颅外伤10例,不明病因者15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舒血宁注射液15~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倍他司汀注射液20~3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二者滴注时间约40~60min。在此基础上两组常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6静滴,呕吐明显者给甲氧氯普胺10mg肌注治疗,中毒者给相应解毒、排毒、对症等治疗,考虑炎症者给予抗感染治疗,有其他合并症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1.4观察指标与方法用药后定时观察患者自觉症状和体征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及用药后24h内复发情况。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1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用药后4h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用药后4h内症状明显缓解,体征大部分消失;有效:用药后4h内症状部分缓解,体征部分消失;无效:用药后4h内症状、体征基本无变化或反而加重;复发:在24h内治愈患者复发或病情缓解者又出现加重。

  2.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100例,治愈55例(55%),显效26例(26%),有效11例(11%),无效8例(8%),总有效率92%;对照组92例,治愈31例(33.7%),显效16例(17.4%),有效23例(25.0%),无效22例(23.9%),总有效率76.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治愈、治愈+显效及总有效率各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仅1例出现头痛,1例出现皮疹;对照组7例出现头痛,3例出现腹痛,3例出现心悸,2例出现皮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7例,对照组复发8例。两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

  眩晕是一组临床常见综合征,是诸多疾病的一个共有症状,其原发病因较多,诊断、治疗也较复杂,其准确地诊断和系统的治疗需要在多学科的协助下共同完成。然而对于急性发作者来说,因其自觉症状较重,感觉非常痛苦,常伴有焦虑、恐惧等,故迅速缓解其症状,消除痛苦是急诊治疗的关键。综观导致眩晕的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大多为直接或间接的内耳迷路病变或损伤。在常见病因中,梅尼埃病主要发病机制为[2]:耳蜗微循环障碍使膜迷路组织缺氧、代谢紊乱,内淋巴液渗透压增加;内淋巴液生成、吸收平衡失调;变态反应、免疫反应与自身免疫异常可引起内耳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内淋巴囊沉积影响其吸收功能,这些改变均最终导致膜迷路积水,产生眩晕。内耳炎症时,迷路受炎性或物理性直接刺激,以及内耳充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迷路积水均可导致眩晕[2]。血管性眩晕是指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前庭系统血供不足致前庭系统功能障碍而产生的眩晕。球囊、椭圆囊和半规管对迷路动脉血供变化颇为敏感,血流稍有减少即可产生恶心、呕吐、眩晕等平衡障碍,故凡供给迷路的各级动脉供血障碍,均可导致迷路的缺血而致眩晕;另一方面,静脉回流障碍导致静脉压升高,内淋巴引流下降,最终也导致内淋巴水肿,产生眩晕[3]。急性中毒时,由于各种毒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微血管痉挛,供血障碍,血小板聚集,自由基产生等,以及血脑屏障破坏,通透性增高,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静脉淤血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内耳迷路的缺血、水肿与损伤[4]。头颅及耳部外伤时,由于耳蜗局部缺血缺氧及随后的再灌注损伤,以及基膜的过度振动所致损伤等均有大量氧自由基产生[5],而氧自由基的产生可直接导致膜迷路积水[6]。由此可见,上述眩晕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内耳迷路的血液循环和减轻膜迷路积水。在传统的抗眩晕药物中,倍他司汀作为一线药,具有扩张毛细血管循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特别是对内耳的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有松弛作用,从而增加内耳血流量;此外,可调整内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消除内耳淋巴水肿,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眩晕[7]。另外,近来的研究认为倍他司汀是前庭组胺系统的弱激动剂和强拮抗剂,可提高前庭代偿功能,减少自发性放电,是一种治疗眩晕的有效药物[8]。舒血宁为银杏叶提取物,主要含有黄酮醇苷和银杏内酯,黄酮醇苷能调节血管张力,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银杏内酯能阻断PAF受体,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使血流速度增快,降低红细胞的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防止自由基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对组织细胞的破坏作用[9]。另外,黄酮类还具有调节免疫、清除自由基作用,银杏内酯还具有解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10]。可见舒血宁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清除自由基,抑制免疫反应,保护组织细胞,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膜迷路积水,从多方面纠正或阻断导致眩晕的各种病理改变。文献[1,7]中也推荐用于治疗眩晕,只是未列为首选。而刘玉芬[11]也用舒血宁治疗眩晕取得了较好疗效。

  本组观察发现,治疗组用舒血宁治疗,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见,而上述无效或疗效不佳患者,绝大部分为头颅外伤或原因不明者,考虑可能存在轻微器质性损伤,此类患者虽即时疗效不明显,但经过舒血宁一定疗程的治疗仍然有效。值得一提的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常见眩晕疾患中唯一采用药物治疗无效的外周前庭疾病[12],其发病机制目前普遍认同为耳石脱落学说,治疗主要采用复位法及前庭康复治疗[13],而该病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长于1min[1],故不在本观察之列。对于发病持续时间超过24h者,多为迷路或前庭的破坏性疾病,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疗程才能起效,本组主要观察近期即时疗效,故也未列入观察,然而临床观察发现,此类患者以及上述复发患者,经过舒血宁的连续治疗也取得明显疗效。由此可见,舒血宁用于治疗各种眩晕均有明显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由于大多数患者缺乏随访,故远期疗效尚无确切资料,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58-1195.  2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9-375.  3吕凡,黄魏宁.血管性眩晕.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28(4):209-211.  4黄韶清,周玉淑,刘仁树.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7-88.  5原红艳,李兴启,李树华.氧自由基中毒与耳蜗毛细胞凋亡.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28(4):203.  6牟忠林,韩德民,汪若峰.实验性膜迷路积水的造模方法及其特点.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28(4):194.  7刘华钢.临床实用药物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276.  8顾凤明,张连山.梅尼埃病的治疗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28(4):219-220.  9吴珍霞.舒血宁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50例分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370.  10何明,张晓梅,苑惠青,等.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224.  11刘玉芬.舒血宁治疗眩晕42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369.  12周涵,邢光前,卜行宽.眩晕疾病的前庭康复治疗.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28(4):218.  13龚霞,黄魏宁.前庭康复在眩晕治疗中的应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5):392.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