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损害

2009-12-02 www.china.com.cn A +

流行性出血热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中国网china.com.cn  时间:2008-05-15  发表评论>>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

该病属于鼠传人类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疫源地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在我国的分布更为广泛,疫情相当严重,是目前死亡人数最多的一种人兽共患病。

本病的发生、流行和消除均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制约。在通常情况下,该病的分布区与传染源鼠类的分布区相一致。由于传染源具有空间、时间和数量分布的不均衡性、相对稳定性和变动性等特点,人间疫情分布区的流行强度亦颇不一致。因此,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发生改变时,往往导致传染源分布区和数量的变化,并常常发生流行特征和流行强度的改变,其改变的原因主要是受水灾(洪水、内涝)、旱灾(河流干涸、土地干裂、农作物欠收)等的影响。

二、主要灾害

(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强度和流行特征的影响,国外报道甚少,国内有过一些记载。

1.雨量及水位对发病的影响根据吴系科等在1961年8月至1964年4月三个流行年度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当地雨量多少,淮河水位高低与安徽省颖上县的垂岗区发病例数多少恰成相反关系,即雨量小和水位低的年份,发病数升高;雨量大和水位高的年份则发病数降低。可以认为雨量少及水位低的年份,湖洼地外露面积增大,秋季作物播种面积及实收面积扩大,当地农民在湖洼地劳动的人数增多,劳动时间加长,从而导致接触机会增加,受感染的机会也多。

2.湖洼地受淹面积与发病的关系上述淮河水位及当地降雨量对垂岗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强度的影响,实际是具体地反应在唐垛湖受淹面积与发病的关系上。资料表明,从1950至1960,唐垛湖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淹。当时有无本病病例未见记载;1958至1960年也是部分受淹或全湖受淹,这三年均有病例发生,但例数不详,1961年当地遭受特大干旱,当年唐垛湖水位大部分处于18.5米上下,绝大部分湖地成为肥沃土地,秋季作物播种面积及秋收面积空前扩大,全湖丰收。该年垂岗区本病病例数空前增多,发病率为150.59/万,个别公社高达370/万以上;1962年,当地雨量较大且有淮河水位上涨,湖洼地区因内涝及淮河水内溢致使海拔22米以内的湖地受淹,该年度发病数即有明显下降,发病率为25.ll/万;1963年从5月份起淮河水位即开始升高,加之7~9月又遭受特大暴雨,准河行洪,当年不仅湖洼地全部被淹,而且在海拔25米之内的部分岗地也因破堤而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泛,该年发病急剧下降,垂岗区发病仅8例,发病率为1.6l/万。即使上述1961年发病率高达370/万以上的公社,本年也无一人发病。因为雨量大,水位高,湖洼地受淹,鼠类传染源栖息场所遭到破坏,使传染源数量减少,流行强度减弱;反之,其最适生境扩大、农作物丰收,鼠类繁殖力增强,传染源数量增多,流行强度增强。看来,上述情况是引起流行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俄国学者ЦЫгановГ.M.曾指出,俄国远东地区由于河水泛滥,鼠类被迫窜往附近高地而引起离地居民发病。在垂岗区也发现,在湖地受淹的情况下,个别地势较高的村庄未被淹没时,其发病数比往年有相对增高的趋势,但从全区发病数看,受淹地区发病率是降低的。

3.洪涝灾害对流行特征的影响1991年6月中旬安徽省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沿淮流域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1.空间分布特点自6月下旬以来疫情急骤上升,重疫区具有明显的聚集性与局限性特点,沿淮流域的颖上、阜南、阜阳、利辛、凤台、蒙城等,占全省病例总数80%以上;出现了3个新发病县(无长、灵壁,霍山);以往病例较少的淮北平原的北部(淮北市、滩汐、泅县、宿县等),1991年内涝区疫情明显上升,如淮北市及滩汐县,自1985年发生首例病人以来至1990年,累计发病49例,而1991年灾后从7月下旬开始至11月10日已发生35例。

(2)时间分布特征安徽省1991年处于第4个流行高峰期间,从灾前的1月发病就高于1990年,1991年1~5月与1990年同期相比,疫情上升25.34%;洪涝灾害后6~9月疫情与1990年同期相比上升161.6%,并形成灾后6~9月的流行高峰,9月下旬疫情有所下降,10月发病再次上升,并形成冬季流行高峰;1992年未出现洪涝灾害,疫情时间分布情况又趋于正常。

洪涝灾害可使体小力弱的鼠类死亡,体大力强的鼠类迁移。灾害期间鼠类的死活,取决于水灾到来的速度和大水包围区内的地理景观。据孙成斋等观察证实,突然袭来的大水区内,高坡、平地、房舍、畜圈旋即被洪水淹没时,鼠类无论体大、体小者皆被淹死。此种情形往往发生在淮河决堤、炸坝行洪时,在洪水中飘浮的麦草、柴垛上除趴附大量蛇、蟾蜍外,还有大量被淹死的鼠类,亦可见少量生存的褐家鼠和黄胸鼠,有的被蛇缠着。飘浮物上未发现体小力弱的小家鼠和黑线姬鼠。

在水面浩瀚、波涛起伏的内涝或行洪区水面,未淹没的树杈、残垣断壁上,可见数量不等的蟾蜍体压体地趴在一起,多则上百只,但却未发现鼠类存在,可见鼠类对大水的躲避能力、存活时间都是有限的,幸存于飘浮物上的少量鼠类,也会很快被蛇、鸟吃掉或饿毙。

在暴雨滂沱,数小时乃至一数小时内形成内涝积水,把村庄包围的灾区,鼠类有强生弱汰的现象。为了躲避水淹,野栖鼠类向庄台迁移。

在洪涝水势逐渐上涨,鼠类有较充分迁移时间的地区,各种鼠类均可以逃生到未被水淹没的高坡、坟地。在这些高地有大量新挖鼠洞,洞穴简单,洞内藏粮很少,在黑线姬鼠洞中发现有鱼虾。甲壳虫、螺类以至同类残骸。

在灾民离开洪水围困的老庄台后,迁进大坝、高坡和公路上新没的居民点,鼠类也同时迁入,数量最多的是褐家鼠,其次是小家鼠和野外原有的仓鼠和黑线姬鼠。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鼠类数量多,鼠的食物贫乏,鼠的警觉性降低,对人类依赖性增强。灾民点上,只要人类、可食性垃圾一暴露,在白天即见成群鼠类抢食,甚至抢人饭吃。在一灾民点水围最困难的时候,曾用西瓜皮切成块配制的毒饵灭鼠,在一个坟丘上即毒死195只鼠。

洪涝灾害期间,鼠带病毒率明显增高,是因为鼠类生态条件变化,鼠间接触机会增加,兽疫流行过程增强,人鼠接触密切,有利于本病的流行。

上述事实说明,水灾可使本病流行强度减弱,也可致本病流行强度增强和引起流行特征的改变。从总体看,水灾不会致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强度的普遍增强,但往往引起局部的暴发流行。至于安徽省1991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强度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因为进入了第4个自然流行高峰期的缘故。江苏省1991年也同样遭受了水灾,全省疫情也有回升,主要是由于非灾区疫情上升造成的。

(二)旱灾正如前述,在湖洼地区,大旱之年可使水面缩小,耕地面积扩大,鼠类可有良好的栖息繁衍条件,动物流行过程增强,有利于人间疫情发生和流行,这一般见于姬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疫区,例如,安徽省没淮的唐垛湖、城西湖和姜家湖等疫区。

另外,198l年6月,在河南省新安县和登封县现场考察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过程中发现,当地正值干旱季节,土地干裂,河流少水,野外新鲜鼠洞罕见,但居民住宅内鼠洞很多,大量褐家鼠栖居于室内,气候干燥,尘土飞扬,室内有蚤和草螨游离于地面,当地居民普遍被叮咬,新安县××村李维群一家7口人有6人患病;登封县有一户17口人中9人患病。分析此次家鼠型出血热的流行,可能与天气干旱,野外鼠粮缺乏,开春后褐家鼠仍聚集在室内,与人接触密切,致使该病暴发流行。

三、灾害条件下防治对策

从我国目前和今后的灾害种类看,影响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因素和流行强度主要是水灾和旱灾,尤其是水灾具有较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从历史我国流行性出血热高发病地区受水淹的情况分析,水退前病情可在局部地区(人、鼠聚集的地区)出现小的暴发,若事先监测,防治工作及时跟上,可以防止暴发流行;若监测和防治工作跟不上,水退乓要传染源(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又由集中变为分散,尤其是通过秋季繁殖,在冬季流行高峰中仍会造成危害。故开展无水地面的鼠情监测和防制工作尤其重要。

受灾人群居住和活动场所及时开展监测和防制工作的方法:

(一)监测内容包括疫源地水淹没前后及水退后的人间疫情,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的生态(种类构成、密度)变化,动物流行病学(带病毒鼠空间时间分布和带病毒率)基本情况等。监测结果要及时性报给地方和中央卫生行政和业务部门,为了解疫源地活动情况和制订防治对策参考。

(二)及时发现隐患积极进行防治在上述监测的基础上,一旦发现疫情(人及动物)立即进行科学灭鼠及环境的综合治理,作好食品管理和个人防护,减少发病,严防暴发流行。灭鼠前后应进行鼠密度调查。

由于本病传播途径尚不够完全清楚,故对可疑的媒介节肢动物亦应采预防措施,为近年来国内研究证明,革螨和恙螨等保存和传播病毒,因此防螨灭螨也应加以重视。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