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局限性骨脓肿

局限性骨脓肿

2009-12-03 baike.yimama.com A +

编辑词条局限性骨脓肿目录概述病因临床诊断检查化验项并发症治疗方法预防注意事项编辑本段概述  局限性脓肿又称Brodie’s脓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后由于身体抵抗力强,细菌毒性低,但局部病灶完全消灭,残留在干骺端中心,使之局限化而不向周围扩散,病灶周围形成圆形骨硬化带,多发生于青壮年,多见于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和上端,肱骨上端等长骨两端。编辑本段病因  目前大多认为局限性骨脓肿是由于细菌栓子通过血循停留在干骺端,形成局部病灶、当病人抵抗力强或细菌毒力较低时则形成局限性脓肿,这种病灶多有反复发作史,症状发生后使用抗菌素多可缓解,而发生于骨皮质者,其发病机制未见报告。编辑本段临床诊断  一,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为局部隐痛,肿、热、有时毫无不适、一旦体质差、可局部急性发作,X片示干骺端囊样破坏区,周围骨质硬化、直径1~7cm不等,有时在病灶内可能有小死骨碎片,经抗生素治疗和休息可好转,但不能根治、易复发。
  二、诊断
  病员通常无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史,病程往往迁徙性,持续数年之久、当劳累或轻微外伤后局部有疼痛及皮温升高,罕见有皮肤发红,使用抗生素后炎症变化迅速消退,少数病例炎症不能控制穿破流脓。编辑本段检查化验项  对本病的辅助检查主要是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
  1,X线检查:表现为长骨干骺端有椭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有清晰的骨质硬化,病变与邻近正常骨髓腔境界清楚,需与骨囊肿鉴别,骨囊肿周围只有薄层成带状硬化骨。
  2、CT检查:CT扫描显示病区为一卵圆形低密度影,其边界有骨质硬化环。编辑本段并发症  本病的并发症较少见,除了引起全身发热,局部隐痛、肿、热外、如脓肿区破坏且破坏区涉及骨的边缘或皮质时,临近可见到条状骨膜反应,偶见死骨、有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引起骨皮质增生硬化和骨性关节炎。编辑本段治疗方法  局限性骨脓肿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位于干骺端者、开窗将病灶刮除后,植以松质骨、位于皮质骨者将外层骨质切除后,将病灶刮除即可,一般可一期愈合,术后按病灶大小决定是否要石膏外固定。编辑本段预防  本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多见于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和上端,肱骨上端等长骨两端,本病主要是由于感染引起,故注意平时的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抵抗力,有利于本病的预防。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本病需与骨样骨瘤,非骨化性纤维瘤和骨囊肿进行鉴别:
  1,骨样骨瘤
  骨样骨瘤多见于20~40岁成人,好发于胫骨股骨等长骨干,这与骨干皮质者相似,但是、骨样骨瘤有持续局限性疼痛,其疼痛程度较一般良性肿瘤明显,且夜间痛加重、阿斯匹林可缓解,检查局部有压痛,病程长才有肌萎缩,X线见硬化的骨皮质内有一卵圆形透光影―称为“病巢”,其长轴通常<2.0cm。
  2、非骨化性纤维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多见于青少年,亦好发于股骨胫骨等长骨,局部疼痛一般较轻微,这些与本症相似,非骨化性纤维瘤可位于干骺端,亦有位于骨皮质者,位于后者表现为向外突出骨壳变薄,而其基底有骨质硬化增厚,肿瘤区为低密影,其范围有大有小,这与骨感染病灶四围均硬化增厚有明显区别。
  3、骨囊肿
  骨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样病变,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好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最常见部位是股骨,肱骨上端,其次是胫骨近端,股骨下端,腓骨,尺骨、桡骨、跟骨、距骨、髂骨等、病因不清、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时局部隐痛或肢体局部肿胀,绝大多数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后就诊,X线表现病变多位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髓腔呈现出中心性,单房性、椭圆形透亮区、边缘清晰而硬化,骨皮质有不同程度膨胀变薄,且骨皮质越接近囊肿中心越菲薄。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