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甲状舌囊肿及瘘管

甲状舌管囊肿与瘘管的诊治体会(附32例报告)(期刊论文)

2009-12-04 www.100md.com A +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26-6424(2003)09-0849-02

甲状舌管囊肿与瘘管乃耳鼻喉科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因认识不足,治疗不当,该病易复发。我院自1998年3月~2002年12月手术治疗32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病例中,男17例,占53%,女15例,占47%;年龄3~60岁,35岁以下20例,占62%,35~50之间7例,占22%,50岁以上5例,占16%;32例中囊肿21例,瘘管11例。囊肿最大直径5.5cm,最小直径1.5cm;囊肿与瘘管部位:25例位于颈中线,4例偏右,3例偏左。病变部位位于舌骨水平17例,舌骨上2例,舌骨下13例。其中有3例系外院手术复发来我院再次手术者。

1.2方法32例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2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均痊愈且无1例复发。

3讨论

3.1胚胎发生学与临床特点甲状舌管囊肿是胚胎期在甲状腺发生过程中,甲状舌管未退化消失或未完全退化消失而形成的。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居多。本组男性约占53%。囊肿与瘘管大多位居颈前正中线,少数偏向一侧。多数患者以颈前肿块就诊。常在舌盲孔到胸骨上凹联线之颈前正中线上出现一无痛性、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分界清之肿块,囊肿外观多呈半圆形,大小及深浅不一,表面光滑,边界清,触之坚韧且有弹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穿刺抽吸液大多为黄褐色粘液。继发感染后,局部可出现肿痛,肿块迅速增大,穿刺液为脓胜,据此即可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同上部位若有一经久不愈之瘘管,其上方有一条索状组织,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舌管瘘的诊断可成立。B超检查有助于了解囊肿及瘘管的位置、大小以及与舌骨、甲状腺等周围组织的关系。间接喉镜及纤维喉镜的检查有助于确定舌盲孔部分有否内瘘口。其诊断需与颌下型舌下腺囊肿,异位甲状腺,颏下淋巴结炎,甲状腺囊性变,颈部脂肪瘤等相鉴别。

3.2治疗本病确诊后即行根治性手术。在手术中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对瘘管、囊肿的大小、走行正确估计,术时可从瘘口注入美蓝(应防外溢,以免妨碍手术视野),充分了解瘘管(窦道)之行程,尤其多次手术并发感染者,粘连明显,解剖标志不清,只要沿瘘管追踪,在保证重要组织结构不受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切除囊壁、瘘管及周围疤痕组织,彻底将细小分支切除。常规横行切口,若有瘘管,可做梭形横切口。有时瘘管在胸骨切迹上方,离舌骨极远,手术时潜行剥离瘘管,追踪到舌骨时,在舌骨水平部位做第二横切口,可较好地显露舌骨。(2)术中应认真仔细、动作轻巧,小心剥离囊壁,囊肿浅的可在颈浅筋膜上,深的可达气管前筋膜之下,且囊壁薄,韧性差,尤其合并感染后囊壁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易剥破使囊液漏出,囊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不易分辨,增加手术难度,也易残留囊壁致复发。(3)囊肿或瘘管剥离到舌骨体前方时,要充分显露舌骨体,将舌骨体中部与胸骨舌骨肌及舌甲肌分离后,切断舌骨体,如不切断舌骨继续追踪到舌盲孔,易致复发。(4)将囊肿或瘘管连同切断的舌骨体一起向上牵拉,继续向舌盲孔方向分离瘘管,距舌盲孔约3mm处,将瘘管结扎后切断,残端用碘酒、酒精烧灼,后内翻结扎,否则易致术后复发。(5)囊肿、瘘管分离到舌根部时连同部分舌根部肌肉和瘘管一同切下,与咽腔贯穿的可用细肠线内翻缝合,封闭咽腔,防止术后咽瘘。(6)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如果向下延伸,一定要追踪到甲状腺体部,必要时连同部分甲状腺一并切除。本组32例采用以上手术方法均无复发,并均经病理检验证实。

作者单位:210008江苏省南京市口腔医院

(收稿日期:2003-10-06)

(编辑阳光)(江萍)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