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高血压脑病

什么是高血压脑出血

2009-12-05 nb.037e.com A +

什么是高血压脑出血作者:脑病健康网点击:次

摘要提示:高血压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但30-40岁的高血压患者也可发病,据我国6城市调查,脑出血的患病率为112/10万,在整个脑血管病中脑出血的死亡率占首位,可见脑出血不仅患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但30-40岁的高血压患者也可发病,据我国6城市调查,脑出血的患病率为112/10万,在整个脑血管病中脑出血的死亡率占首位,可见脑出血不仅患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
脑出血通常有5个易发部位:最多见的是大脑半球深部的壳核出血,约占60%。其次分别为丘脑出血、大脑皮质下白质出血、桥脑出血及小脑出血,各约占10%。一旦发生脑出血,局部脑组织不仅遭到破坏,而且由于血肿的占位和周围脑组织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加深,双侧瞳孔散大及生命体征明显紊乱者,严重者可发生脑疝致命。如为丘脑或桥脑出血,即使出血量小,也常危及生命。
脑出血的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人到老年血管常会发生硬化,持续的高血压更容易导致脑动脉硬化,血管壁出现脂肪玻璃样变,从而削弱血管壁的强度。加上脑血管壁的结构比较薄弱,血管中层肌细胞少,缺乏外弹力层,动脉外膜不发达,容易造成脑内小动脉壁发生局限性扩张,形成粟粒性微动脉瘤。当情绪激动或过度用力时引起血压骤然升高,即可造成脑内小血管破裂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一般可依据临床表现作出诊断。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常突然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偏瘫及意识障碍,即应考虑脑出血。为确定出血的部位和血肿大小,需进行特殊检查。以往多采用脑血管造影,近年来由于CT扫描的应用,使脑出血的诊断更准确、安全和简便。CT检查能清楚显示出血部位、血肿大孝出血扩展方向及脑水肿范围,给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作一次CT检查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这是高血压脑出血诊断上的重大进展。新近使用的磁共振检查也能帮助脑出血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的诊断。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主要有内科治疗和手术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法应根据病情进行适当选择。内科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维持血压比基础血压稍高。静脉输甘露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积极防治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多在出血后20-30分钟即停止,止血药物的使用并无确切疗效。内科治疗适应于以下情况,(1)出血量较小者。一般认为壳核出血或大脑皮质下出血小于30ml或血肿直径在3cm以下可进行内科治疗;(2)出血后意识一直清楚或仅嗜睡者;(3)发病后即陷入深昏迷,或病情已发展至晚期,昏迷不宜手术治疗;(4)患者年龄大大,且有心、肺及肾脏疾患,或有严重糖尿病者。内科治疗的死亡率较高,为50-90。

前一篇: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后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