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2009-12-05 www.yongyao.net A +

-------------------------------------------------------------------------------------

感染性休克又叫中毒性休克,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导致全身急性微循环障碍,使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治疗,会发生多器官的功能衰竭而死亡。

临床上以细菌感染所致者最多见,其中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所致者约占50%,其次为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而小儿疾病中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败血症、重症肺炎等较易发生感染性休克。

【诊断要点】

1感染中毒表现寒战、高热达40℃以上或体温不升,烦躁或嗜睡,重者惊厥、昏迷、皮肤苍白或灰暗,心音低钝,心率增快。有时呕吐、腹胀,血白细胞增高或过低,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甚至出现核左移或中毒颗粒等。还可有原发病的表现,如大叶性肺炎有呼吸困难、发绀及肺部症状,中毒性菌痢多有脓血便,败血症有感染病灶等。

2休克表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脉压小、血压降低、精神萎靡不振或烦躁不安、尿少等。休克后期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常见的有脑水肿、心功能不全、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

3诊断依据凡具有感染中毒表现及休克征象同时存在即可诊断。小儿起病急,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常在原发病的典型症状未出现之前就已出现休克,故应特别注意早期表现。

1抗感染治疗先可根据病情推断致病原,选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静脉给药;待病原明确后,按药敏试验再调整抗生素,有肾功能不全者应尽量避免用肾毒性药物。

2抗休克治疗

(1)扩容纠酸:首先快速扩容阶段,用2∶1等渗含钠液10~20ml/kg在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如严重酸中毒,则用125%碳酸氢钠10~20ml/kg替代。然后用2/3张含钠液或1/2张含钠液,按每小时10ml/kg输入。经6~8小时休克基本纠正后,进行维持输液,可用1/3~1/5张含钠液,以每小时5ml/kg(60ml/kg)于余下的16小时内输入。排尿后按01g/kg补充KCl,浓度<03%。

(2)调整微血管的舒缩功能:血管扩张剂常选用山莨菪碱、阿托品、酚妥拉明、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血管收缩剂:间羟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

(3)其他:肾上腺皮质素如地塞米松3mg/kg,15分钟内输完;纳洛酮001~002mg/kg静注或皮下注射。

3保护重要脏器休克晚期突出的代谢障碍是能量耗竭,ATP生成减少,可运用能量合剂,用时积极防治并发症,如脑水肿、肺水肿、心衰、DIC等。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006.09.06)

来源:《实用社区医师手册》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