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感染性休克

1例感染性休克的中医辨证护理

2009-12-05 www.studa.net A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中医护理

感染性休克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在人体引起的一种微循环障碍状态,致组织缺氧、代谢紊乱、细胞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属中医学“脱证”范畴,可分湿热证、血瘀证、虚脱证。本文通过对1例虚脱证患者的辨证施护探讨中医护理在感染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方法,运用中药及针灸,对于快速提升血压,恢复神志效果显著,根据其症候进行辨证施护,对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均有较好效果。

患者,男,76岁,因“反复咳嗽10+年,气促心累6+年,复发2天,加重2h”门诊以“肺部感染性休克,肺心病”收入住院,平车推入病房,入院时T38.9℃,P200次/min,R26次/min,BP81/50mmHg,神志恍惚,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肢端青紫,舌苔白滑,脉沉细数,立即遵医嘱给予参附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ml中静脉缓推,而后用参附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滴注,辅以针灸穴位,2h后患者神志清楚,血压110/60mmHg,P102次/min,4h后体温降至37.6℃,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10天后康复出院。

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脱证的虚脱证范畴。

2.1一般护理患者取平卧位,保持病室安静,给予面罩吸氧5L/min,及时擦干汗液,避风更换衣被。加强保暖,以助药力达四肢。

2.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舌象、脉象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记录尿量及24h出入量。

2.3给药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及时准确使用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神志恢复后给予丹参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防止病情恶化,痰热清针清热解毒,中药汤剂补气益血,宜温服,少量多次频服。

2.4针灸疗法针刺以素s、水沟、内关为主穴,配以百会、神阙、三阴交、涌泉,应用中等强度的平补平泄手法,进针后连续捻转、提插2~3min,稍作间歇继续运针,留针30min,再施以艾灸30min,患者血压上升、全身情况好转为显效。住院第2天起,针灸内关、三阴交、涌泉,每日一次,持续1h。

2.5情志护理劝慰患者安定情绪,解除紧张、恐惧心理,鼓励患者积极与疾病作斗争,乐观情绪有利于早日康复。

2.6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鱼汤、排骨汤、稀饭、牛奶等,宜温热,忌生冷、寒凉之品,忌过饱。

(1)患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激;(2)生活起居有常,保暖,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受凉;(3)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散步等,教会其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锻炼肺功能,增强体质;(4)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忌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饮食有节;(5)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