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推荐到首页 □ 《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第25期1/3页123作者单位:许昌市中心医院,河南许昌461000
【关键词】新生儿呕吐观察护理
呕吐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其发生机制是各种原因刺激延脑呕吐中枢,反射性引起幽门、胃收缩,贲门松弛,同时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升高,导致胃内食物和胃液经食管排出体外。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将呕吐物吸入,可引发吸入性肺炎,反复呕吐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长期呕吐导致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严重呕吐可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引起死亡[1]。所以做好新生儿呕吐的观察和护理,尽量减少呕吐引起的并发症和协助医生诊断都是非常重要的。
1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我科收治了96例有呕吐症状的新生儿,其中男婴53例,平均年龄8d,女婴43例,平均年龄9d;诊断为咽下综合征者16例,颅内出血者1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者25例,喂养不当者20例,肠道感染者11例,先天性巨结肠者1例,胃食管返流者8例。通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
2临床常见的呕吐种类及原因
2.1呕吐羊水
出生当天或次日呕吐,吐出物为泡沫样透明羊水或淡咖啡色黏液,系母亲宫血、羊水及胃液混合物。
2.2喂养不当
主要是由于喂乳次数过于频繁,喂乳量过多或浓度不合适,温度过热或过冷。奶嘴孔太大,奶流过急,吞咽过快等喂养不当,喂乳后立即平卧或过早、过多翻动小儿,均可导致呕吐。
2.3胃黏膜受刺激
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溃疡等引起胃肠道出血可引起呕吐,呕吐物多为咖啡色或红色血性物。
2.4颅内压增高
常见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呕吐呈喷射性,呕吐物多为奶液或乳块,前囟饱满,张力高。
2.5感染
以肠道感染常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也可有胆汁,尔后出现腹泻。
2.6贲门—食管松弛
常在喂奶后平卧时引起,呕吐物为奶液,也可有陈旧性或新鲜血液,呈喷射性呕吐。
2.7各种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
3新生儿呕吐的观察
3.1对呕吐时间、次数和性状的观察
出生后1周内呕吐为功能性、先天性多见,1周后出现呕吐,系感染所致。应密切观察呕吐的次数、性质及量,观察呕吐的类型如属于溢乳,无压力呕吐,喷射性呕吐,频繁呕吐,间隙性呕吐,均应及时记录。
3.2喂养与排便的观察
注意患儿每次奶量,吸吮是否有力及胎粪排出情况,腹部有无肠型波动。
3.3患儿的反应情况
哭声响亮或微弱均应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颅压增高的体征如前囟是否饱满,对患儿的体温、尿量,有否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均需观察记录。
3.4对已确诊的疾病性呕吐
应按疾病护理常规观察。
4.1禁食,胃肠减压
禁食可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是减少呕吐的基础。根据病因及患儿腹胀、呕吐情况决定禁食时间。禁食期间护理上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反应,包括哭声动作反应、觅食反射程度等。同时进行血糖监测,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2]。
4.2喂养不当所致呕吐
护理要耐心,吸吮猛的婴儿在喂奶时要吸吸停停,奶汁要适宜,姿势要正确,婴儿应取斜坡式卧位,喂奶后应将患儿竖起轻轻拍背,让胃内空气逸出,在吃奶后少翻动头、颈背,并将头抬高片刻。
4.3洗胃、灌肠
用1%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洗胃,清除肠道内的剩余物,对胎粪性梗阻引起的呕吐,用温生理盐水或1%肥皂水30ml~50ml加温后灌肠,使胎粪排出,呕吐停止。
4.4体位1/3页123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