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包虫囊肿

医学论文,肝包虫囊肿术后、腹部肿块、腹痛

2009-12-06 www.fx120.net A +

肝包虫囊肿术后、腹部肿块、腹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8年第4期第19卷临床病例讨论

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

  患儿,女,9岁。于1997年3月初无诱因出现右上腹痛,呈间歇性隐痛。进食后腹胀,食欲减退,消瘦,症状逐渐加重,一个月后发现右季肋部隆起,到当地医院就诊,经查体触及右上腹肿块,B超检查发现肝囊性巨大肿块而转入我院。

  患儿住在牧区,与犬、羊有密切接触史,一年前无诱因出现两次全身性荨麻疹,经脱敏治疗后消退。

  体格检查:患儿发育稍瘦小,胸腹壁浅静脉怒张,右侧明显,右季肋区明显高于左侧,肋缘下可触及到圆隆而光滑的肿块,呈囊性感,移动性较小。X线检查:右膈肌明显抬高,呼吸运动受限。血液生化检查无异常改变。B超探及到肝右叶巨大无回声液性暗区。CT扫描片显示肝右叶邻近脏面21.2cm×23.5cm的囊性病灶,囊内可见2个小包囊,并见有“水上荷花与飘带”征,Casoni试验阳性,诊断为肝包虫性囊肿,行手术治疗。

  右侧肋缘下弧状切口入腹腔,腹膜光滑,腹腔液常量,无混浊。囊肿位于肝右叶,脏面隆出肝表面,呈圆隆状。周围肝组织受挤压而变薄片状,肿块与肝门尚有距离。将囊肿的前面脱出切口外,选择一薄壁处,截一小口吸出囊内液2000ml,囊液呈混浊的咖啡色。然后将囊壁切开,清除其内的小包囊及脱落的碎片。内层呈半透明膜状,为角质膜。囊壁厚0.2cm,为致密的纤维组织,无钙化灶。用刮匙刮除角质膜,再用5%的福尔马林溶液涂抹,持续10分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将囊壁内翻、折叠缝合消灭残腔,术后10天痊愈出院,2个月CT扫描复查肝脏形态与结构正常。

  术后7个月(入院前2周)患儿再度出现右季肋隐痛,伴低热,体温37.5℃左右,来院复诊。体格检查:患儿一般状况较好,体温37.0℃,右侧季肋部稍隆起,肋缘下可触及硬韧的无移动性的肿块,伴有轻微压痛。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8.4×109/L,RBC4.2×1012/L。B超检查:肿块呈高低回声不等的混合性回声。CT扫描片见肝右叶6.1cm×7.2cm的低密度影,报告为包虫囊肿术后复发。

  李昭铸医师:肝右叶巨大包虫囊肿术后7个月出现右上腹闷痛,右季肋区膨隆,肋缘下可触及到肿块,CT扫描见低密度影为肿块所在部位,与包虫囊肿术前CT片对比观察病灶恰在相同部位,而且CT室报告为肝包虫囊肿术后复发。根据这些临床特点,考虑肝包虫囊肿复发可能性大。肝包虫囊肿除可术后复发外,亦有术中污染腹腔而形成囊肿的报道。根据上次手术中见囊壁无钙化灶,且囊内有子囊存在,则表明囊内尚有大量存活的头节,一般认为每毫升囊液可有40万个头节,未杀死的头节可逐渐发展成包囊。此外,术后2个月时CT扫描肝脏的形态与结构皆恢复正常,此期间正是头节未形成囊肿的发育阶段。虽然按肝包虫的普遍发展规律,大多数需要较长时间的缓慢发展过程,但个别病例亦可在几个月内发展成较大的包囊。

  陶文芳医师:肝包虫囊肿术后几个月内,在相同的部位,CT扫描片见低密度病灶,肿块界线清,有完整的包膜,符合良性病变,由于上次手术未做包囊切除,而且病变在同一部位,因此,首先应考虑与原发病或上次手术有关的疾病,鉴于包囊呈纤维性厚韧的壁,其吸收性差,而且内翻、折叠包埋的囊腔无疑留有潜在残腔,其内出血后形成积血块,当血块逐渐液化后则呈高渗状态,吸收水分而急剧增大,形成所谓假性囊肿。若为肝包虫囊肿复发,除CT扫描片无包虫囊肿的特点外,其疾病的发展过程也与之不符。有实验证明,棘球蚴入体内后5个月,包囊仅发育为直径1.0cm。而本例7个月直径已达7.0cm。此外,B超报告提示为多囊性改变,则可用内翻的囊壁形成多个囊肿间隔来解释。另应考虑的是胆瘘,若上次手术有囊壁的损伤,尤其是贴近肝门区的损伤,可伤及胆道而形成胆瘘。

  孙岩医师:患儿从术后到入院前2周情况一直良好,无任何不适症状。但在出现腹痛前几天,曾有腹泻、发热史,经静脉点滴抗生素后好转,入院时体温仍不平稳,有时达37.5℃。上午一般低于37.0℃,肝区有叩击痛和肋间隙压痛,肋缘下肿块压痛,且无移动性。B超探查:肿块与腹壁紧密粘连,根据上述临床特点,不应排除肝脏炎症性病变,但临床上无急性化脓性肝脏炎症表现,可排除细菌性肝脓肿。可能是一种毒性较弱的病原体感染,结合患儿在出现腹泻、发热后几天内发生右上腹疼痛,这些临床特点皆符合阿米巴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是经消化道感染,病原体入血后达肝脏,而逐渐形成脓肿。若肝脏的占位性病灶与原发病及手术直接相关,应在术后近期逐渐发展而形成囊肿。而手术7个月后出现病变以及腹痛、发热皆与其不符。

  管声扬医师:肝包虫囊肿术后7个月,再次因右上腹痛和局部膨隆而复诊。肋缘下可触及到硬韧的实性肿块,表面凹凸不平,无推动性,与术前肝包虫囊肿的触诊感觉有明显的差别。B超检查呈高、低密度不等的混合性回声,其间有小的无回声区。CT扫描为低密度影,但明显高于包虫囊肿的密度,又低于肝组织的密度,增强CT扫描提示为高血流性肿块,说明不是液性囊肿,而是实性肿块。鉴于肿块5个月时间增大到直径7.0cm,肿瘤增长迅速,提示为肝脏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B超探到瘤内的无回声区,推想是肿瘤的快速增长,致使其中心部循环不良,供血不足,因坏死液化而形成。

  无论是肿瘤或是包虫囊肿术后复发以及其他病变,皆应手术治疗,若在术中不能认定病变性质,应做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根据病理报告确定手术方法。

  韩福友医师:右肋缘下原切口处进入腹腔,肝前面及肿块与腹壁、横结肠、胆囊广泛粘连,分离松解粘连组织,见肿块位于肝右叶,胆囊的右侧,肿块的上半突出肝面,表面凹凸不平,有较完整的包膜,下半位于肝实质内,整个肿块呈不规则球形,质地弹性硬,触之与肝组织间有明显界线,肝左叶及肿瘤以外的肝组织柔软,颜色正常,未触及到硬结,肝门淋巴结无肿大,先取小块肿瘤组织送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汇报为肝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尚难确定,再取肝门淋巴结送病理检查。

  鉴于肿瘤位于肝脏的边缘,且与肝门有距离,决定行肝与肿瘤不规则切除术,按恶性肿瘤的切除原则,距瘤块2.0cm处切除肝组织与肿瘤,用特制的DG肝缝合针线缝合结扎两排,采用边缝合边切除的办法进行,再单独结扎叶间的胆管和血管束,基本是在无出血的情况下切除肿瘤。由于胆囊底与瘤块粘连固定,故将胆囊一并切除,肝脏残面修补包埋缝合,再用横结肠系膜敷盖创面。放一枚胶管置于创面处引流。术后病理报告为肝母细胞瘤(高分化型),肝门淋巴结无瘤细胞转移。术后10天痊愈出院。

  小儿肝母细胞瘤80%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学龄期儿童肝母细胞瘤少见。而在一个患儿同一部位发生两种不相关的肝脏疾病罕见,尚无文献报道。肝包虫囊肿与肝母细胞瘤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是否由于手术刺激作为诱因激活瘤细胞尚待探究。

  由于肝包虫术后仅7个月,在肝脏的相同部位发生肿瘤,且CT和B超检查皆显示为低密度影,临床医生很容易用一元论的想法推论本病,易想到术后复发或积液囊肿,然而,若对查体触到肿块的实性感,与增强CT扫描的高血流性改变引起注意,亦可想到肝脏肿瘤,一般易想到原发肝癌,而难考虑到肝母细胞瘤。

(收稿:1998-01-05)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