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儿童期情绪障碍

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

2009-12-06 www.moyosky.com A +



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

来源:中华家庭教育网作者:时间:2008-09-25点击:

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期,以焦虑、恐惧、抑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心理障碍。它的发生率仅次于儿童行为障碍。有调查资料报道,学前儿童各类情绪问题发生率为17.66%,女孩明显高于男孩。

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常见类型有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和癔症。与成人神经症性障碍的临床表现不全相同,及时诊治,多数预后良好。如不及时矫治,有可能发展为慢性,甚至迁延到成年。对儿童青少年个性的形成及智力的发育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什么叫儿童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这种恐惧无具体的指向性,但总感到有不祥的事要发生,有如大祸临头一般,惶惶不可终日。焦虑是情绪障碍的主要症状之一,常与恐怖、强迫等症状同时出现,其单独的患病率不确切。家庭生活不稳定的儿童更为焦虑,常表现出攻击性和反社会性倾向。有些儿童的焦虑有素质性(即遗传)因素,若加上父母对其焦虑症状又当面表现出恐慌、焦虑的反应,则会使症状更为加重。假若父母本身就是焦虑个性,受父母的长期影响,患儿的焦虑就会迁延不愈,成为慢性焦虑,对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形成非常不利。大约15%的焦虑症患儿的父母和同胞也患焦虑症。有的患儿在焦虑状态之前有急性惊吓的经历,如与父母突然分离,手术,不幸事故,亲人重病或死亡等。由突发精神因素引起的急性焦虑症状往往治疗效果较好,而具有素质因素者,治疗效果则不如前者。
焦虑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主观的焦虑体验,二是外显的不安行为,如多动、不安等,三是生理反应。不同的患儿,三方面的表现程度不一样或以其中的一种为主要的临床形式。焦虑患儿总的临床印象是不安,易烦躁,不愉快的“麻烦的孩子”,“难照看难抚养的孩子”。由于儿童语言发育尚未完善,常难以很好地表达他们的不安或惶恐。年幼儿童表现为爱哭闹,不易安抚。年龄稍大的儿童不安惶恐的内心体验可以表达,经常为小事抱怨父母,抱怨周围环境,总是不高兴,不满意。较多的患儿常同时出现胆小害怕,如不敢走黑路,不敢单独留在室内,不安地来回走动,不放心,反复检查。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在环境更换时焦虑加重,如幼儿在改变抚养环境后变得更好哭闹,无生气,食欲下降,入睡困难,睡眠不宁,易惊醒,夜惊,大小便习惯紊乱,如尿床、便裤。有的患儿则纠缠父母寸步不离。学龄儿童焦虑可表现为上课不安,坐不住,烦躁,易和同学发生冲突,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下降,有的不敢当众讲话,回答问题不敢正视对方,面红耳赤,手足无措,出汗心跳,手舌震颤,说话不流利。还有的焦虑儿童表现为不愿上学,逃学,离家出走,在外游荡等。焦虑症时的生理反应比较突出,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加速、血压升高、多汗、口干、头晕、恶心、腹部不适、四肢发凉,便秘,尿频、睡眠不宁、早醒、多梦等。有的在焦虑发作时会发生昏厥现象。



什么叫儿童恐怖症?



恐怖症在儿童中并不很常见,男女均可发生。对恐惧的反应可用语言表达或表现对恐惧情境的回避,也可表现为生理反应。年幼儿童语言发育水平低,常以其表情、动作或生理反应症状对恐惧作出反应。上述反应明显超出一般同龄儿童的反应强度,与其危险性不相适应。

恐惧情绪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有作者对一组儿童进行纵向追踪至14岁,发现90%的儿童在其发育的某一阶段曾有过恐惧反应。许多正常儿童在早年不仅对某些特殊事物感到恐惧,并且常常害怕多种事物。另有作者观察了482名6~12岁的儿童,发现4.3%的儿童对7种以上的事物发生恐惧。一般而言,儿童恐惧持续的时间较久,但多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恐惧会自行减弱或消失的。不同年的龄阶段,所恐惧的内容和对象也不同,如幼儿多见怕与亲人分离,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怕某些动物和昆虫,怕黑暗,怕雷击闪电,怕凶恶的面孔和怪人等,而对社会情境的恐惧则开始于青春期。

上一篇:青少年情绪发展三大特征下一篇:关于幼儿焦虑问题探析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