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经验总结

2009-12-06 www.mingyitang.com A +

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脉管病科(福州350025)作者:郭水英郭勇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由于血管动脉粥样斑块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出现肢体缓慢或急性缺血症状。ASO好发于中、大动脉,以股动脉闭塞常见。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及人口老龄化,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ASO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目前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我们中西医结合脉管病专科从1983―2003年先后进行8次ASO临床观察和总结,共计1782例,论文在国内医刊杂志正式发表。

典型的ASO患者初期多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这种间歇性跛行是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常常是患者前来就诊的原因。伴有大关节酸痛者,常被误诊。除此之外,常伴有肢体怕冷、乏力、麻木感、刺痛感。初期患者的体征多不明显,可并发血脂升高,血糖偏高,痛风。皮温、皮肤颜色都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正常,病变肢体尚无明显营养障碍性改变;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出现肤色苍白或苍黄,毛发稀少等营养障碍性改变,在足趾易出现甲沟炎,外伤后或抓破后出现溃疡感染、坏疽。因ASO早期症状不明,容易被忽视、被误诊治。发展到晚期,血栓形成后,迅速出现高位肢体广泛坏疽,而危及生命。晚期治疗效果不佳,因剧烈疼痛,不少患者要求实行高位截肢,所以止痛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术后伤口不易愈合,给患者身心及病人家属带来极大痛苦和经济负担、精神压力,这时给临床治疗增添更大的困难。故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弹性,增加肢体动脉供血并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消除或减轻患者自觉症状,阻止或延缓病情的发展。当血栓形成,及早应用抗凝、溶栓、中西医结合治疗,防止坏疽的发生,并能达到缓解疼痛,安定病人治疗的目的。

我们经过二十多年的周围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对ASO治疗、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有一些体会。现将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SO的体会总结如下:

1.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病因:

我们20多年经过8次临床总结1782例。患者多为中、老年人。55~60岁:504例占28.3%;61~70岁:927例,占52%;71~80岁:324例,占18.2%;81~98岁:27例,占1.5%。人到老年宗气渐衰,气不足,则推动、温养、气化等作用减弱,血流变观察,血流缓慢,血浆柱形成,血细胞聚集,粒流状态,纤维蛋白原升高。难以维持血和津液等物质的正常运行,致使血行瘀阻,使原有的疾病更加缠绵难愈;气不足,其固摄、防御等功能减弱,出现甲沟炎,下肢瘀斑,搔痒,抓破后形成瘀积性皮炎,溃疡,引发坏疽,这属于精气血液等物质耗散于外,正是日渐耗损,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或引发加重疾病,或导致新的疾病发生和发展;ASO患者多数病人在气血虚基础,气虚无以推动血行,血行不畅、瘀血于脉络内,形成高凝,高粘滞血症,伴有高脂,高糖等形成血栓而出现诸证。

2.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辨证分型:

我们对ASO临床观察和研究总结出该病多以瘀血内阻为基本病理改变,但由于患者个人体质、致病原因、年龄不同,及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等方面不同,其临床表现症状有差异。中医分型:酸麻木型;湿热下注型;热毒型;气血两虚型。参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期分级标准,将ASO分为四期,III级坏死:缺血期(一期);营养障碍期(二期);坏死期(三期);硬化期(四期)。以坏死轻重和范围分级:I级坏死:坏死局限于趾部者;II级坏死:坏死超过趾跖关节者;III级坏死:足背踝关节以上者。

3.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辨证论治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因为气虚血瘀。常见的治疗为“益气法”。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同时注意患者个人体质、致病原因及疾病发展阶段等方面各有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明显差异。所以,治疗必须坚持辨证论治原则,重视益气疗法,究其根在于“气为血之帅”,气足则推动有力,血随气行,畅流周身,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急性期和剧烈疼痛者,应用抗凝和溶栓改善微循环,消除患者痛苦,“通者不痛”安心治疗,取得成功关键。

3.1酸麻木型:症见患肢酸麻木疼痛、发凉,小腿有瘀斑,皮肤苍白或苍黄或正常,间歇性跛行,夜间静息疼痛,怕冷患肢局部皮肤温度下降,自觉小腿酸胀,足底部疼痛,跛行1500―1000米被迫休息3―5分钟症状可缓解。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或迟,是因寒湿血瘀,经脉阻塞所致属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范畴,治疗以益气活血,温经通脉选用益气通脉疡(黄芪、当归、丹参、鸡血藤、茯苓各30g、川芎、红花、地龙、牛藤、白术各20g赤芍、桃仁各15g、桂枝10g,川草乌各6―10g)。

3.2温热下注型:症见患肢发凉、怕冷较轻,酸胀加重,间歇性跛行严重,并有夜间持续性疼痛,皮肤呈紫暗色,可见紫褐斑,肿胀,灼热疼痛,常在春季或湿热天气发作,个别患者有轻度坏死趋势。小便黄赤,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稀少,脱落,肌肉萎缩,大、中动脉搏动减弱或不易触及,舌质紫暗有瘀点,舌苔白润,脉沉紧或沉细,只能间歇跛行1000~500米,被迫休息,缓解后再走,因湿热下注,瘀阻经络,气滞血瘀,郁久化热,属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营养障碍期,治疗宜清热利湿,并兼以益气、活血、化瘀、止痛选用茵陈赤小豆汤加减(银花、滑石、丹参、茯苓、茵陈、赤小豆、泽泻各30g,川芎、黄芪、党参、当归各20g,地龙,全虫、牛膝、土鳖虫各15g、蜈蚣三条、黄柏、苍术、苦参、白术、赤芍各10g)。

3.3热毒型:症见患肢剧烈疼痛,昼轻夜重,喜凉怕热,患肢肿胀,烧灼疼痛,遇热痛甚,皮肤紫黑或紫红色,干燥、脱屑、光薄或皱裂,趾(指)甲鹰咀形、溃破、脓水恶臭、腐肉不鲜、剧痛难忍,昼夜持续性疼痛,抱膝而坐,难于入睡。腐溃自趾端起可很快蔓延到小腿以上,范围渐见扩大并深入筋骨,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饮。大、中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跛行只有5000米,舌苔红绛有皱裂,苔黄燥或黄腻,脉弦细数或洪数。因寒邪郁久化热,热毒结聚,肉腐以至筋骨枯,属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营养障碍的坏死前期和坏死期。坏死前期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选方剂:(黄芪、党参、银花各30g,白术、茯苓、玄参各20g,丹参40g,当归、牛膝、赤芍、扁豆各15g,地龙、桂枝、甘草各10g,蜈蚣3条,全蝎、水蛭、砂仁各6g)。坏死期方药选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可选用“四妙通安汤”(银花、玄参、公英、丹参、鸡血藤、当归各30g、牛膝、连翘、石斛、赤芍各15g,乳香、没药、元胡,各10g)剧烈疼痛者加用“四虫”(全蝎10g、蜈蚣3条,土鳖虫20g,地龙20g)

3.4气血两虚型:症见病程较长,经过治疗,热毒已去,病情稳定,患者体质虚弱,面色憔悴,萎黄,消瘦无力,舌红或淡红,舌质淡白,脉细或虚无力,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脓液稀少、创口愈合迟缓,皮肤干燥、脱屑,趾(指)甲干裂、肥厚,生长缓慢,患肢小腿肌肉萎缩明显,因久病气血两伤,营卫不和,以补养气血为主,佐以活血通脉法,选用顾步汤(黄芪、当归、党参、鸡血藤、丹参各30g,石斛、茯苓各20g,白术、牛膝、赤芍各30g,杭菊、云苓、熟地各15g,陈皮、肉桂、远志、甘草各10g)。

4.西医疗法

4.1严格戒除烟、酒、高脂、胆固醇,限制庶糖、食盐、多食维生素C、B6、E、蛋白质丰富饮食;防暴饮暴食、外伤;对溃疡者,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适当抗生素、以便控制感染并外用生肌散(自配方)。降脂、控制血糖、消除血尿酸。

4.2选用低分子右旋醣酐500ml(并发糖尿病选用生理盐水制剂的低佑)、蕲蛇酶注射液0.75单位、刺五加注射液40ml、ATP400mg静滴,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一般1―3疗程,(可选丹参、川芎嗪、654-2等组方)达到快速降解纤维蛋白原,促进血脂下降,降低血液粘度,改变血细胞聚集和变形能力,解除血管痉挛,使血栓溶解,能消除诸症,缓解痉痛,配合654-2改善毛细血管代谢紊,从而达到改善血液微循环的作用,且可稀释血液增加血容量,降低外周血管微循环阻力,起着疏通微循环,防止血小板聚集作用,肢体缺血表现可得到较快改善,创口愈合加快。

作者:郭水英郭勇来自:名医堂打印关闭字体:大中小视力保护色:上一篇:翻转式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体会<-->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