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孢子丝菌病

伊曲康唑联合碘化钾治疗孢子丝菌病临床分析

2009-12-08 jiangzhongmin.haodf.com A +

[摘要]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碘化钾治疗孢子丝菌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试验的方法,对68例孢子丝菌病患者分为三组,口服伊曲康唑组、口服碘化钾组,以及两者联用组,治疗4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68例患者进行评价,伊曲康唑与碘化钾联用组临床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单用伊曲康唑组(64%)及单用碘化钾组(54.55%);伊曲康唑与碘化钾联用组真菌清除率为87.50%,显著高于单用伊曲康唑组(54.29%)及单用碘化钾组(48.49%),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伊曲康唑联合碘化钾治疗孢子丝菌疗效明显尤于单用上述两药,安全性好。

2004年8月~2006年8月,笔者对我院皮肤科门诊68例孢子丝菌病患者采用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碘化钾溶液及两者联用,进行对照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病例和方法

1.1入选病例选择门诊孢子丝菌病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35~58岁,病程2~14月。其中淋巴管型49例(皮损数在5个以内),固定型19例。上肢55例,下肢5例,面部8例,皮损表现为浸润性红斑,糜烂,结痂,溃疡,结节,直径0.5-3cm。68例真菌培养中43例培养出孢子丝菌,阳性率63%,其余均有典型临床表现(淋巴管型),有流行病学依据,且病理改变符合深部真菌病(伴浆细胞及脓肿的肉芽肿性改变,PAS或PAM可见孢子,可见星状体及典型的三带结构)。患者既往无其它疾病,1个月内未使用任何药物。全部患者在服药前均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正常。

1.2 排除标准①皮肤播散型及皮肤外型孢子丝菌病患者;②1个月内接受过全身抗生素,抗真菌药或类固醇治疗者;③皮肤结核,梅毒,甲状腺疾病及系统性疾病者;④不同意参加本实验者。

1.3.1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试验。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单纯口服碘化钾为对照组(Ⅰ组),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组(Ⅱ组),口服碘化钾及伊曲康唑治疗组(Ⅲ组)。对照组(Ⅰ组)给予10%碘化钾溶液口服,5ml日3次口服,如能耐受,5日后改为10ml日3次口服。Ⅱ组给予伊曲康唑100mg,每日2次,早,晚餐后即服,连服1个月。服药期间适当增食油脂性食物。Ⅲ组同时采用伊曲康唑及10%碘化钾溶液口服,用法及用量与他两组相同。三组治疗期间均不合并使用其他药物。

1.3.2观察指标 皮损大小及面积计算测量可触及的结节,溃疡或浸润性炎症性皮损的平均直径,计算出单个皮损面积,逐一累加。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量每个患者炎症性皮损的总面积。从三组治疗前真菌培养阳性病例中随机选取可独立计数、互不融合的相对较重的结节性,脓肿性皮损作为真菌检查的靶皮损,治疗4周后取靶皮损组织做真菌镜检及培养。

1.3.3疗效评价 疗效指数=(治疗前总面积-治疗后总面积)/治疗前总面积×100%。疗效判断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为皮损全部消退仅留下色素沉着或浅疤痕;显效为皮损消退≥60%;有效为皮损消退20%~59%;无效为皮损消退<20%。有效率=(痊愈数+显效数)/总病例数×100%。真菌学疗效:结节性皮损治疗后孢子丝菌镜检及培养阴性为清除,阳性为未清除。

1.3.4不良反应评估用药后每次随访详细观察记录皮损变化、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瘙痒及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尿量及颜色改变,流感样不适症状,口渴、金属味觉、口龈溃疡、头痛及意识模糊、心率失常等。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复查肝功能和肾功能。根据药物不良反应有、无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

2.1临床疗效见表1。I组、II组、III组有效率分别为64.00%、54.55%和91.67%。经卡方检验II组与I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43,P>0.05),III组与I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38,P<0.05),III组与II组床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20,P<0.01)。

2.2真菌学疗效评价 见表2。II组与I组真菌学清除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23,P>0.05),III组与I组真菌学清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0.21,P<0.01),III组与II组真菌学清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3.07,P<0.01)。

2.3不良反应三组病例中无一例临床发现心、肝、肾、神经系统的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发生恶心、食欲下降等轻度消化道反应者,I组11例(占44.00%),II组2例(占9.09%),III组12例(占50%)。经卡方检验,II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I组相比,X2=0.18,P>0.05,无显著差异。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真菌感染,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该菌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腐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皮肤创伤后,常沿淋巴管移行。近年研究表明,孢子丝菌感染的细胞免疫反应主要通过CD4+T细胞激活的巨噬细胞来实现。吕雪莲等用小鼠孢子丝菌皮内感染和系统感染模型,研究碘化钾与伊曲康唑联合用药的疗效及相互作用,证实两种药物联用与单独用药相比可提高疗效,考虑原因为碘化钾能通过增加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而达到杀菌目的,使细胞自身破坏减少。伊曲康唑虽没有增强吞噬细胞活性的作用,但可直接破坏孢子,从而减少巨噬细胞的损伤。因此两种药物联用会明显增加炎症细胞尤其巨噬细胞的浸润从而增加抗菌活性。在DeAraujo的研究中,对固定型和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单用伊曲康唑治疗,给药剂量是100~200mg/d,需持续3~6个月,治愈率达到90%~100%。在本研究中,单用伊曲康唑组及单用碘化钾组有效率均未达到100%,考虑为本次研究观察期不够长所致。碘化钾与伊曲康唑联用组24例患者临床有效率达91.67%,真菌学清除率为87.50%,显著高于单用上述两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因此笔者认为伊曲康唑联合碘化钾治疗孢子丝菌病疗效明显尤于单用上述两种药物,缩短疗程,安全性好。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