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克罗恩病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

2015-11-11 放心医苑网 A +

克罗恩病又称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或肉芽肿性小肠结肠炎,是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1932年因cohn首先报道该病发生于回肠末端而得名,之后发现本病不仅多见于末端回肠与邻近结肠,而且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常呈节段性分布。

克罗恩病在欧美较多见,国内以往认为少见,但目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易将本病诊断为一般的胃肠道疾病,肠梗阻或其它急腹症,这主要是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对克罗恩病认识不足,因此本文作者对克罗恩病的影像学诊断作一简单的比较。

克罗恩病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

1、钡剂检查:钡剂检查方法是探查小肠腔内病变形态改变的参考方法,口服法逐渐观察摄片已被小肠插管法灌肠所替代。通过鼻导管插管,可最佳地充盈小肠肠袢,与口服法对比,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be检查在炎性小肠病变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诊断肠外病变,如瘘和脓肿方面,敏感性低。

2、ct检查:ct是诊断克罗恩病并发症的合适选择,非侵袭性口服法ct检查是一种检查小肠克罗恩病活动程度的准确可行技术,既能简单快速准确评估本病粘膜外改变及肠外并发症,又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减少时间,费用以及辐射剂量。它还能显示结肠受累情况,尤其在疑有病变向肠腔外扩散时尤为重要,因而比传统钡灌检查能提供更多额外的相关信息。ct灌肠(cte)及cta的发展运用,有助于评估小肠克罗恩病腔内肠壁及肠外病变,但ct横断面扫描很难准确判断受累肠段的解剖定位,且患者辐射剂量相对较高。

3、mi检查:mi检查为炎性小肠病变,尤其是克罗恩病的一个选择性诊断方法。文献报道:在发现小肠腔内或系膜病变中以及克罗恩病的并发症方面,mi成像和ct检查方法准确性相似,在本病炎症活动度方面,mi能比ct取得更多的信息。文献报道在一组84例经内镜诊断确诊的克罗恩病例中,小肠钡灌(sbe)检查和mi敏感性分别为85.4%和95.2%,特异性为(76.9%和92.6%),sbe检查未能发现脓肿,而mi敏感性为77.8%;在诊断瘘管方面,两者的敏感性分别为(17.7%和70.6%)。

文献报道mi增强检查对活动性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其他消化道炎性病变的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将来是一种有效的调控本病临床过程及治疗效果的重要工具。近年来,mi灌肠(me)的发展,以及mi技术快速发展,各种重建方法及成像序列的多优化运用,有助于评估小肠克罗恩病腔内肠壁及肠外病变,有助于评估本病活动性,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本病中起重要作用。

克罗恩病是一种粘膜和肠壁的炎性病变,涉及腹膜、肠系膜和淋巴结等结构。对于临床疑诊病例,应首先小肠钡灌(sbe)检查,以明确小肠粘膜及肠壁形态及功能的改变;对于临床确诊病例,则可行ct和或mi检查,以了解本病肠外并发症及活动性。联合运用以上各种影像学方法,有利于评估本病肠壁和邻近区域的病理改变,辅助性的cte和me检查,能反映本病粘膜层变化及肠腔功能异常改变,有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近年来,这些检查方法已成为克罗恩病的一个真正的一站式检查方法。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