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阿伯阿公需防“小肠气”

2015-11-17 放心医苑网 A +

人体如同一架精密设计的器械,要想正常运转,每一个零部件都应该待在它被安排好的位置上。如果有的“零部件”私自挪位“换岗”,会引发什么后果?那就是“疝”。

“疝”是人体正常的组织或脏器通过潜在的腔隙或薄弱区域,由原来的部位移位到其他的部位。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三科彭林教授说,在各种类型的疝中,俗称“小肠气”的腹股沟疝差不多占了95%,因而成为这种病的“代言人”,人们一提“疝”,十有八九指的是它。

打一个喷嚏让内脏“突围”

腹股沟疝是中老年常见病。彭林教授说,腹股沟疝病人手术占外科手术总量的8%,居外科手术第二位。美国每年有80万腹股沟疝患者做无张力性疝修补手术,欧洲有23万,澳大利亚也有8万人,据保守估计,我国有200万以上患者。腹股沟疝不分男女,从幼年儿童到中老年都容易发生。据文献记载,25%的男性、2%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罹患腹股沟斜疝。“一般来讲中老年比儿童更容易患上腹股沟疝,男性病发率比女性要高。”彭林说,目前该病男性患者占九成五以上。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肠管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区域突出到皮下形成的包块。最直接的原因是腹腔内的股横筋膜出现破损,无法拦截住内脏,让后者“突围”成功,坠进腹腔。“腹股沟区也就是大腿根部会有一个质软的包块突出来,‘个头’大的疝还会突入阴囊。”彭林说,腹股沟疝还会逐渐增大。

当患者突然腹部用力,比如剧烈咳嗽、打喷嚏、努力排便时,由于腹腔压力短时间内增大,已经破损的股横筋膜承受不起这样的负担,导致更多的内脏组织自缺损部位“突围”而出,形成疝嵌顿,如不及时诊治,还会引起肠梗阻。

阿公阿伯为何更容易中招?

很多人都认为疝气不痛不痒,而且许多患者白天可以摸到包块,平卧时包块就消失了,不需要治疗,一向以隐忍闻名的中国人,更是不把它放在心上。实际上,腹股沟疝发展到后期,也会让人疼得呲牙咧嘴,“患者会形成腹部积水、囊肿,严重的话,突出来的内脏、组织还会被‘缺口’卡得缺血坏死,甚至导致死亡。”

有些小朋友一出生就因先天原因导致性股横筋膜发育不健全或者缺少股横筋膜。不过,绝大多数腹股沟疝患者是后天因素造成的。“股横筋膜不‘耐老’,很脆弱。”彭林说,随着年龄增长,它容易发生老化磨损,所以中老年人是腹股沟疝的高发人群。

除了老化磨损外,中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心肺疾病、前列腺肥大、慢性便秘等病也是“催生”腹股沟疝的重要原因。高血压和心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一般不如健康人,或者常常剧烈咳嗽,腹腔压力常常骤然升高,时间长了便很容易造成股横筋膜的破损。前列腺肥大和便秘在排便瞬间也会有这样的后果。

中老年人不宜采用疝托、疝带

治疗小肠气,中国人习惯采用疝托、疝带、中药注射等方法。很多老年患者特别喜欢戴疝托、疝带,但实际上,疝托、疝带并不能从根本上对股横筋膜进行治疗修补,只是暂时托起突出物,为其“突围”制造障碍。

相对而言,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儿童患者。“儿童的股横筋膜还有自我生长和修补的能力,疝托、疝带暂时拖住下坠物,相当于为股横筋膜的自我生长和修复赢得了时间。”彭林说,由于中老年人的股横筋膜不仅不具备这种“自我检修”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不断地老化,变得更加脆弱,因而这种方法对他们并无效果。

中药注射则属于绝对禁止的办法。彭林说,中药注射多采用硬化药剂以“冻结”突出物。“它最危险之处在于很容易引起突出物和附近组织出现炎症,直至坏死,现在已经基本淘汰这种治疗方法。”

“打补丁”治疗腹股沟疝

现代治疗腹股沟疝多采用直接手术的方法。彭林教授说,过去多采取传统的张力性疝修补手术,采用缝合的方式将两边的膜片重新连接起来。这种修补方法存在很大缺陷,缝合后的膜片一拉伸会形成张力,股横筋膜的承受力降低,一旦腹腔压力突升,反而更容易破损,目前术后复发率高达8-15%,也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对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来讲,这种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医院麻醉技术不过关,很容易导致麻醉意外。

与“缝合”法相对的无张力性修补,又称“补丁”法,这也是近年来较多采用的手术方法。一般采用生物技术做成的补片对破损处进行修补,这样割裂的股横筋膜便会沿着修补膜生长,进行自我修复。据统计,复发率仅占1%。对于儿童患者,目前多采用直接将疝囊(突出物)高位结扎的手术,连补片都不再需要,而且手术时间比较短,一般5-15分钟便可完成。

中老年患者尤其要注意,尽早治疗咳嗽、前列腺肥大和便秘等疾病,以免腹内压力增高,加重股横筋膜的负担,诱发“小肠气”。老年人疝手术后也不是一劳永逸,要根据自己的原因进行防治。有“将军肚”者可通过适当运动、节制饮食等方式减肥。此外,疝手术后半年内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