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耳鸣

耳聋、耳鸣一定是耳朵的病吗?

2015-11-19 放心医苑网 A +

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耳聋、耳鸣,一定是耳朵出了问题吗?回答是否定的。在现代医学中,大量的临床和科研证据表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耳鼻咽喉是人体组成的一部分,全身的血管、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的病变都会引起耳聋、耳鸣、眩晕等症状。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耳聋、耳鸣在临床上最为常见。高血压病患者中,约有10%会发生搏动性耳鸣的症状。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压长期的升高,引起全身血管的痉挛、闭塞,供应耳部的血管同样发生痉挛、甚至闭塞从而引发耳聋、耳鸣。尤其在血压骤然升高的时候,常出现低调或高音调的耳鸣。有些患者可能出现突然的听力严重下降。一般来说,经治疗,血压趋于平稳后耳聋、耳鸣可以好转。高血脂、高血粘度、动脉粥样硬化,在造成全身血管硬化、阻塞的同时,也会引起内耳血管的供血不全,甚至血栓形成,导致耳聋、耳鸣、眩晕的发生。贫血的患者,可因代偿性心输出量增多而出现耳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也可以引起耳部症状。这是因为内耳的血液是由椎动脉的分支——小脑后下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分支——小脑前下动脉或由基底动脉的直接分支来供应的。当椎基底动脉受压或血管堵塞时,就会导致内耳供血不足而出现耳鸣以及眩晕、步态不稳、眼球震颤等前庭系统症状。如部分颈椎病患者可能由于颈椎骨质增生的刺激出现椎基底动脉受压的症状。在容易引起耳聋、耳鸣的代谢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由于糖代谢紊乱,并出现脂代谢紊乱,全身微小血管会发生广泛而渐进性的损害,并同时逐渐发生全身神经细胞的功能障碍,使内耳微血管出现硬化、微小血栓栓塞,听神经功能受损,这些原因将直接影响内耳组织的供血,从而出现耳聋、耳鸣、眩晕等症状。肾脏疾病,尤其是尿毒症期,机体代谢终产物排出障碍,使血液中有害物质大量蓄积,这会直接影响内耳血液及淋巴液的质量,出现内耳毛细胞以及神经末梢等感受器的病变,也会出现耳聋、耳鸣、眩晕等症状。“睡眠打鼾”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一种常见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它的发病率占老的人口的3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睡眠时呼吸道不同部位的阻塞,引起短暂的呼吸停止,短的十几秒,长的能达1分钟多,犹如睡眠时不断的被疾病之手“卡住喉咙”,造成睡眠期的低氧血症和短暂窒息。由于该病的症状隐匿,常不被人们所认识,容易被自然衰老产生的生理性改变的一些表现所掩盖;其伴发的高血压、脑功能下降、情绪行为异常、性功能减退、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又容易被老年人常见病所掩盖,易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由上可见,一个耳聋、耳鸣、眩晕的患者,除了要作耳鼻喉科的相关检查外,还要注意排除全身性疾病病因。应该需要耳科、内科、神经科、老年病科或其他科室共同检查、诊断和治疗,这样才能明确病因,对症下药。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