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腹膜腔灌洗

2015-11-23 放心医苑网 A +

腹膜腔灌洗

1.腹腔灌洗的方法:局麻下在脐下腹中线作小切口,置入软而不易折断的硅胶管,而后将硅胶管周围封闭。灌洗液为等渗,包括有右旋糖酐和葡萄糖15g/l、钾4mmol/l、肝素100iu/l、氨苄青霉素125~250mg/l。每15分钟灌入2l,保留30分钟后再由引流管引出(又需15分钟),一个循环时间为1小时,如此进行48小时或更长些时间(当视病人情况而定),一般为2~7天。

自1965年wall首先应用于治疗急性胰腺嗣后ranson亦用于临床,他对103例重症胰腺炎中的24例用腹膜灌洗于确诊后的24小时内实施;24例在诊断后48小时内实施,其余病例为对照组。腹膜灌洗组织临床症状迅速好转,在治疗初的10天内灌洗组无1例死亡,而未作灌洗的病人45%死亡,但两组总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别,灌洗组多在后期死于继发性的胰腺脓肿。其结论是灌洗治疗对预防早期全身并发症有效,对后期胰腺脓肿无效,故总的死亡率并未减少。

2.灌洗的目的是将胰腺炎渗出液中含有多种毒性物质和有害物质如淀粉酶、脂肪酶、磷脂酶a、胰蛋白酶元、类前列腺素活性酶和激肽形成酶等,引出体外减少中毒,并能将继续坏死的胰组织引出体外。在实施腹膜腔灌洗时要注意:在置管时切忽损伤高度胀气的肠管;灌注液,按常规为每次用量约2l,但由于急性胰腺炎常并发呼吸衰竭,若在短时间内再增加腹内的容量,则将加重呼吸衰竭,因此必须减少灌注量和延长灌注时间。同时要加强监护,如定时测血气的改变;若用葡萄糖作为维持渗透压时,要密切检测病人的血糖变化,因重型胰腺炎病人的糖耐受量常有降低,若有降低则可同时使用胰岛素。

腹腔灌洗在早期由于减少了毒素物质的吸收,减少了心、肺的并发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其引流的效果仍不理想,部分胰腺的坏死或液化物不能引出体外,后期的引流灌洗效果不及开腹后经小网膜腔的胰周和后腹胰的引流效果好。

3.我们曾采用折中的办法:对急性重型胰腺炎,有炎性渗出液时,在右下腹和左下腹分别做一小切口,即放出大量炎性液体,用环型钳将引流管分别送至双膈下及双下腹的最低位置。此系在局麻下做小切口引流,对机体扰乱不大,效果较好。

我们体会,无论是腹膜腔灌洗,抑或双下腹小切口置管引流,在术前必须对胰腺的病理变化有所了解,即经过b超、ct检查若胰腺有坏死变化不能使用。而且在灌洗的过程中,仍应以b超和ct做动态观察,当出现胰腺坏死并有感染时即改为剖腹探查,按手术治疗原则进行病灶清除和彻底引流。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