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腹泻

如何诊断慢性肠原性腹泻?

2015-11-24 放心医苑网 A +

肠原性腹泻(enteraldiarrhea)是腹泻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它并不是一种疾病命名,更不能当作某种疾病的诊断用,仅以腹泻可能发生的部位来取名,因为在诊断疾病时,往往需要区分疾病的类型、可能发生的部位等情况。

那么如何确定患者腹泻属于肠原性?还是发生在其他部位呢?

引起慢性腹泻的疾病很多,病因也不同。通常所说的诊断主要指病因诊断。常见的病因有慢性肠道炎症类如慢性细菌性痢疾、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恶性肿瘤类如淋巴瘤、结肠癌、直肠癌等;肠道的apud瘤如胃泌素瘤、胰性霍乱和类癌;消化不良类如慢性胰腺炎、先天性或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等;吸收不良类如热带口炎性腹泻、非热带口炎性腹泻、小儿乳糜病、乳糜管梗阻性病变、肝硬化失代偿期等;其他系统疾病如尿毒症、肺源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如此众多的病因及疾病种类从何下手:与其他疾病一样,需要从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从诊断方法学进行分析:

1.病史

采集病史是一项最简单、最方便、最能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特征的调查工作。虽然腹泻诊断如此复杂,问诊无需特殊设备,只需要对话即可。

通过问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腹泻的症状特点,伴随症状情况。从而寻找诊断疾病的线索,了解疾病可能发生的部位、器官及其性质,为进一步检查确诊疾病打好基础。

如慢性菌痢一般有急性菌痢病史、患者接触史或不洁饮食史。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多数慢性经过,隐匿发病。克罗恩病多发生在回肠末端,病变为阶段性分布,多出现右下腹或脐周疼痛,腹泻多为糊状便,若远端结肠病变时,大便为粘液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从直肠、乙状结肠开始发病,以腹泻症状为主,腹痛少,而且腹痛多在左下腹,于大便前开始,便后缓解,大便为糊状、粘液脓血样,肠有里急后重感。

直肠结肠癌相对肠腔宽大,早期皆无症状,进展期可出现系列症状,如右侧结肠癌以腹泻、便秘,或腹泻和便秘交替,伴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左侧结肠癌以左下腹痛、腹泻、粘液血便为主;乙状结肠癌以左侧腹胀、腹痛和脓血便为主;直肠癌常早期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多,以后有下坠感,里急后重和血便。

2.体征:

腹泻患者,出现腹水征阳性,全身水肿见于严重的吸收不良综合症,若同时出现腹水和腹部包块可见于结肠癌和结核性腹膜炎;右下腹包块以结肠癌为多,肠管样包块以克罗恩病为多,结肠淋巴瘤也可见到类似体征;若发现消瘦、突眼、甲状腺肿大等可能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现有巩膜黄染、肝病面容、蜘蛛痔(nerusaraneus)、脾脏肿大(splenomegaly)和腹水则可能为肝硬化。

3.实验室检查

不同的疾病有相应的检查方法,根据病史、查体选择相应的检查方法,如细菌培养用于慢性细菌性痢疾的诊断、胰功肽、d木糖试验、呼吸氢气试验、粪脂肪定量等用于慢性胰腺炎和各种小肠原因吸收不良综合症辅助诊断,而甲状腺功能测定对于甲亢至关重要。血清胃泌素、vip、5-ht或尿5-hiaa测定对于肠道的apud瘤如胃泌素瘤、胰性霍乱和类癌综合症诊断意义重大。

4.辅助检查

如消化道空腔脏器多选用内窥镜或超声内镜检查,既直观、可靠、简单和准确,又节约时间。对于实质性脏器如肝脏、胰腺、脾脏、肾脏等选用b超、ct和核磁共振等。

5.综合分析

资料汇总,进行分析。从发病原因起主要症状特点,伴随症状情况,查体的阳性发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阳性发现,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的、可以解释上述结果的结论,此时称之为确诊。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