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腹腔镜技术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作用

2015-12-04 放心医苑网 A +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与空肠移形部treitz韧带以下的肠管出血。出血可来自小肠、结肠和直肠肛管等部位,临床上以鲜血便或黑便为主要表现。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可发生于小儿任何年龄。由于纤维胃镜和纤维结肠镜的广泛使用,使小儿胃十二指肠出血和结肠出血的诊断率显着提高。而小肠是胃镜和结肠镜检查的盲区,病因诊断和治疗常较为困难。影像学检查中,同位素扫描检查可以诊断美克尔憩室和肠重复畸形,但其准确率只有50-70%,且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选择性血管造影虽对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只有在活动性出血期且出血速度大于每分钟0.5ml时才能显示出血部位。所以临床上常见的情况是,患儿下消化道有出血,病因不详,医生冒然手术唯恐“扑空”;患儿家长也顾虑重重,怕开腹手术探查找不到病因,患儿冤枉挨了一刀,因而延误了患儿的病情。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腹腔镜下腹腔探查术为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医生只需在患儿的腹壁上打三个约3mm的小孔,放置腔镜就可进行手术;儿童小肠出血的常见原因有美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血管瘤等,多表现为肠腔外的病灶,应用腹腔镜探查易于诊断;发现病灶后,脐部戳孔稍扩大后作为手术操作切口,提出病变肠管予以切除,术后疤痕隐蔽,美容效果好。腹腔镜技术可以诊断、治疗双管齐下,达到根治的目的,避免了开腹手术的盲目性。

目前对腹腔镜探查术的优点已达共识。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探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肠蠕动恢复快,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低等优点。对下消化道出血,腹腔镜检查可以诊断、治疗同时进行,术后患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疤痕小,具有美容效果,逐渐被众多家长所接受。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