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胃下垂

穴位埋植治疗胃下垂

2015-12-04 放心医苑网 A +

穴位埋植

(一)取穴主穴:分2组。1、左肩井、脾俞、胃俞;2、右肩井、胃上透神阙、中脘。

配穴:气海、足三里、关元。

(二)治法一般仅用主穴,每次一组,两组交替。疗效不显时可加配穴。均采用注线法,以0/2或0号肠线,预先剪成2~2.5毫米长,穿入12号腰穿针内。刺入穴内,至得气后,注入肠线。注意,肩井穴不可太深,以防损伤肺尖,造成气胸。透穴时,肠线长度不够,宜作接力注线,或改用大号三角皮肤缝合针穿线。注线完毕,将针孔用小块消毒敷料覆盖。10~15天1次。

(三)疗效评价共治疗98例,结果痊愈29例,显效28例,有效3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9%[16,18]。

穴位注射

(一)取穴主穴:脾俞、肾俞、足三里、中脘。

配穴:提胃。

(二)治法胃下垂2~4厘米者,选主穴,用维生素b1100毫克加10%葡萄糖至7毫升,每穴注入1毫升(主穴双侧均取)。胃下垂4.5~6厘米者,用维生素b1100毫克加胎盘组织液至9毫升,取主穴加配穴(均双侧),每穴注入1毫升。采用快速进行,得气后速推药。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三)疗效评价共治46例,显效3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19]。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