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

2015-12-04 放心医苑网 A +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是什么呢?

其实,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心悸”、“怔忡”、“咳喘”、“痰饮”、“水肿”等范畴。中医认为: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为心阳虚,心气不足,故治疗上应以益气温阳为主。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方法一:心阳虚者

主要表现为心慌、心悸、气短乏力,动则心悸,舌质略暗,苔薄白,脉细数。治疗以益气养心,当归汤加减:党参20~30g,黄芪20~30g,桂枝10~12g,白术12~15g,当归12~15g,丹参12~15g,远志10g,茯苓15~30g,柏子仁12g。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方法二:心脾阳虚者

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腹胀纳少,轻度浮肿,舌胖质暗苔白,脉细数或结代。治宜温阳健脾,活血利湿。四君子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可加用益母草、车前草、当归、北五加皮、丹参等药。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方法三:心肾阳虚者

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畏寒肢冷,尿少浮肿,面色青紫,舌胖质暗苔白腻,脉细数或结代,治宜温阳利水,佐以理气活血。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党参12~15g,白术12g,茯苓15g,桂枝10g,附片6~10g,生姜10g,当归10~12g,丹参12~15g,车前草12~15g,北五加皮3~10g。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方法四:气阴两虚者

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口干,颧红盗汗,畏冷,心烦失眠,舌红,脉细数或结代,治宜益气育阴,可用炙甘草汤、生脉散、复方人参汤等,常用药:党参10~15g,丹参10~15g,沙参10~15g,柏子仁10~15g,麦冬10g,五味子10g,桂枝10g,北五加皮3~10g等。

《金匮要略》指出:“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了心水症的一般症状,类似现代的心力衰竭。以上就是介绍关于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建议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