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

2016-08-31 互联网 A +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各种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功能受损时出现的病理生理征候群。根据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惊悸、怔忡、喘证、水肿等证。中医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以下十个证型辨证论治。

  一、心气不足、心阴亏损

  主证:心悸气短,胸闷乏力,活动后加重,自汗口干,心烦失眠,舌质红,脉细数。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轻度左心衰病人。心主血脉,心气是鼓动血脉运行的动力。心气足则脏腑血脉得以充养。由于久病失治或误治,心气不足,心阴亏损,血行不畅。脏腑及心之本脏均失于濡养,而产生心悸气短,胸闷乏力,活动后加重等证。汗为心之液,心阴虚则自汗,心阴虚则心烦口干、失眠、舌红脉数等。

  治则: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二、气阴两虚、痰湿阻滞

  主证:心悸气短,乏力,失眠,动则加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痰多,脘腹胀满,舌胖红,苔薄白或白腻,脉虚大或结代。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高心病、冠心病之左心衰竭。心病日久,心气虚,心阴不足则主血无权而见心悸气短。心气不足,火不生土,致脾虚湿停或素体痰湿偏盛,常于夜半之时,心气虚衰,失于天时之助,痰湿假阴盛之时,阻遏胸阳,气机壅滞而见夜半阵发性呼吸困难,甚则不能平卧。脾胃运化失司则脘腹胀满。

  治则:益气养阴,化痰宁心。

  三、气阴虚衰、水饮内停

  主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动则加重,咳逆倚息不得平卧,面色不华,胸胁胀满,口干心烦,尿少浮肿,舌胖有齿痕,脉虚大或结代。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心衰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者。本型较前二型为重。心病久治不愈,气阴两衰,全身及心之本脏失于濡养而致心悸气短,稍事活动则症状加重,甚则不动亦感到心悸乏力。心损及肝则胸胁胀满。心气虚衰,水液气化失常则水饮内停,而致咳逆倚息不得卧、浮肿、尿少。

  治则:益气养阴,利水消肿。

  四、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主证:浮肿尿少,腹胀或腹水,四时厥冷,心悸,咳喘,乏力,纳呆,腰膝酸困,舌胖苔腻或白滑,脉细弱。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风心瓣膜病,全心衰,以右心衰为主的病人。心为五脏之主,心病日久而致脾肾失于充养。脾主运化,脾阳虚则运化无权,不能制水而发生浮肿、腹胀、纳少、腹水及四肢厥冷。肾司二便,肾阳不足,下焦水道不通而致尿少、水肿、腰膝酸软。水饮内停则心悸、咳喘、舌胖、苔腻。

  治则:温阳化水,理气除湿。

  五、气虚血瘀、水饮内停

  主证:心悸气短,口唇紫绀,两颧暗紫,胁下肿块,胀痛,腹胀,水肿,纳呆,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右心衰为主的病人。心病日久,心气虚损,不能鼓动血脉正常运行,气虚血涩,血瘀脉络则两颧暗红、口唇紫绀、胁肋肿块胀痛,心气虚则心悸气短,血脉运行不畅,血不行则为水,故见水肿,腹胀。

  冶则:益气活血,行气利水。

  六、心肾阳虚、水气凌心

  主证:心悸气短,咳吐白沫,喘促不能平卧,四末厥冷,下肢浮肿,小便短少,舌质紫暗,苔白滑,脉细微。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风心病全心衰,以左心衰为主的重症病人。心病日久,心肾阳虚,水液输布排泄障碍,饮邪上犯而致心悸、气短、咳吐泡沫不能平卧,水湿泛滥于皮肤则浮肿,阳虚不能温养肢体则四末厥冷。

  治则:温阳化饮,益气定喘。

  七、气血两虚、心阳不振

  主证:心悸气短,咳喘不得卧,口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风心病心衰日久,长期用利尿剂治疗浮肿不明显,但心功能差伴房颤之病人。心病久治不愈,久病体虚,气血衰少,心失所养,血虚阴亦虚,水不济火则心悸气短,五心烦热,口干舌红;阴损及阳则心阳不振,脉来无力或结代。

  治则:益气养血,通阳复脉。

  八、气阴两虚、痰热阻肺

  主证:心悸,气喘不得卧,咳吐黄痰,自汗,唇甲紫暗,口干,大便干结,尿少,胁胀,浮肿,或伴发热,舌质红,苔黄或少苔,脉数。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肺心病或风心病伴肺部感染者。心脏病日久不愈,气阴两虚,运行血脉无力,血瘀脉络则唇甲紫绀,津液气化失常则聚而生痰,心悸、气喘、自汗、浮肿、尿少。气虚卫外无力,易感外邪,肺气为热邪所迫则肺气上逆、咳吐黄痰、口干舌红、便干、脉数。

  治则:益气养阴,清肺化痰。

  九、心肾阴虚、肝阳上亢

  主证: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口干失眠,舌质红,苔薄白黄,脉弦滑数。

  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高心病或冠心病伴高血压左心衰早期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者。由于素体阴虚,阴津生化不足,或由于操劳过度,阴精暗耗,营血虚亏而致心肾阴虚。心阴虚则心悸胸闷,肾阴虚则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口干、舌红、脉弦滑数,均为阴虚阳亢之征象。

  治则:养阴宁心,平肝潜阳。

  十、心气虚衰、阴寒内盛、心阳欲脱

  主证:心悸气喘,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肢冷汗出,周身浮肿,面色青灰,尿少,舌暗,苔白滑,脉细欲绝。

  辨证分析:本证相当于心衰合并休克之重证。心脏病久治不愈,邪盛正衰,阴阳离绝,为本病最危重之证型。心气虚则血脉无力运行,五脏功能均受损伤。心阳欲脱则心悸气喘、张口抬肩、汗出肢冷,阳衰则水液不能气化,故尿少浮肿,阴阳离绝则脉微欲绝,面色青灰。

  治则:益气复脉,回阳救逆。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