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老年人如何正确应用抗心律失常药?

2015-12-09 放心医苑网 A +

老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往往时几种心律失常同时存在,对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改变往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梗死后的老年人的存活率及室性心律失常的降低方面,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胺碘酮有类似疗效。

利多卡因为广泛采用的抗心律失常药之一,静脉注射用于短期良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其主要作用是介导快钠通道的阻断,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缩短。对传导速度无明显影响。临床研究表明利多卡因在老年人身上引起的副作用主要是神经元性的。可能继发于药代动力学即心排出量和肝血流的改变。

奎尼丁为中等度作用与钠通道的抗心律失常药,与钾通道有交互作用,广泛用与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在老年人体内半衰期延长,因而须降低剂量。

普鲁卡因酰胺能延长动作电位复极化,对钠通道及钾通道有明显作用,而与α-肾上腺素或m-胆碱受体无明显相互作用。用于治疗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静注或口服均可。老年人使用此药须降低剂量,其副作用狼疮样症状更常发生在年龄偏大的病人。

地高辛是老年人群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地高辛有较窄的治疗窗。老年人许多脏器生理性老化改变会影响其药代动力学。临床上地高辛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房性纤维颤动,对老年人的用量要低于年轻人。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