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室性心动过速的简述和病因

2015-12-09 放心医苑网 A +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简称室速。按心电图表现可分为期前收缩型(最常见)、多形型、并行心律型、分支阻滞型、双向型、非阵发性(又称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及尖端扭转型室速等。其中以期前收缩型最为常见,尖端扭转型最为凶险。按心动过速发作时间长短可分为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超过30s,需药物或电复律始能终止)和非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短于30s,常能自行终止)。按室性qrs波群形态可分为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

病因

室速多以阵发性形式发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最高(60%~75%),其次易见于心肌病、二尖瓣脱垂和心瓣膜病伴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近年来,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其中先天性长qt综合征、bra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介导性室速、短qt综合征等均由编码心肌细胞各主要离子通道亚单位的基因突变引起,且易发生多形性室速、室扑、室颤、甚至猝死。极少数患者未发现明确病因,称为特发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速,常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长qt综合征、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伴期前收缩、ia类、ic类及ⅲ类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吩噻嗪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等毒性反应等。非阵发性室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单形性室速,又称室性自主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等,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炎、高钾血症或洋地黄中毒等患者,偶见于健康人。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