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心房扑动是怎么回事?

2015-12-09 放心医苑网 A +

心房肌内出现快速兴奋灶,其特点是速度快(250~350次/分)且规则的心房激动,多呈阵发性,即为心房扑动。它有时为心房纤颤与窦性心律相互转变的短暂现象。

发生机理:

(1)心房内出现微折返;这是由于心房肌内的传导和复极不一致造成的。一旦发生房性早搏,可促发房内微折返,其循环传导途径不变,于是出现了快速而规则的心房激动。

(2)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自律性增高的部位发出快速而规则的冲动,形成快而规则的心房激动。

病因:

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风心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常有发生心房扑动的现象。感染或洋地黄中毒,低血钾等有时也可见到。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通常心房扑动房室传导多为2:1下传,心室率在150次/分左右。病人常有头晕、心悸、乏力。若心房扑动波为1:1下传,扑动波的频率为250次/分,则可能形成极快的心室率,病人可出现心绞痛、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甚至昏厥。这时在颈动脉窦处可见频速的心房收缩波。如果采用压迫颈动脉窦(增加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可加重房室传导阻滞而使心室率减慢。

如果房室传导是不规则的,也就是不是2:1或1:1下传,而是3:1合并4:1或2:1下传,这时心室率比较慢,病人可无症状,但也有个别病人心率慢时亦感到心悸。

心电图特征:

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间距及振幅均绝对整齐、呈锯齿样的心房扑动波(f波),频率250~350次/分。心房扑动的心电图分为两型:

ⅰ型:心房扑动波的频率在300次/分左右,在ⅱ、ⅲ、avf导联为负向f波。

ⅱ型:扑动波频率约250次/分,在ⅱ、ⅲ、avf导联f波为正向波。心电图分型对治疗心房扑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果病人患i型心房扑动,则用起搏治疗(超速抑制)有效,而1i型用此方法则无效。.

有时见到不纯性心房扑动的心电图报告,f波的频率和形态不绝对规则,又称心房扑动一颤动。值得提出的是心室律整齐的心房扑动应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窦性心动过速鉴别。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传导、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应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当发现颈静脉搏动快于心室率,压迫颈动脉窦时若心室率减慢了,应考虑为心房扑动。

治疗:

我们的经验是:①若心室率很快,首选为西地兰注射。先以西地兰0.2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20毫升,静注;若效果不佳,西地兰可重复注射1次。注射过程中要边推边用听诊器听,心律可能由快而规则变为不规则,最后又变成慢而规则,即由房扑一房颤一窦性心律。②如果西地兰效果不佳,乙胺碘呋酮150毫克+5%葡萄糖液20毫升,静脉缓注,10分钟以上注完。⑧奎危丁口服,复律有时效果较好,但应注意奎尼丁性昏厥。④如果药物复律效果不佳,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特别对于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扑动,或伴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需紧急复律的心房扑动者,宜首选电复律治疗。⑤如果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心房扑动复律者,可长期口服洋地黄或异搏定(心力衰竭除外)以控制心室率使之不致过快。

预防房扑房颤复发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和方法,可试用胺碘酮、心律平等。预防血栓和栓塞可用肠溶阿司匹林100-300mg/d,或华法令,服用华法令时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使之为正常值的1.5倍。极少数病人服用上述药物可发生致命性出血。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